四上数学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6-01-14 16:18:45)分类: 教学设计 |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单元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包括: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本册教材安排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在两部分认数教学中间安排的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作为亿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大数的认识”是读万以内数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学习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在三年级已经认识了万以内数,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认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并适时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亿以内、亿以上数的读写比较容易出错,特别是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读法、写法。
2、学了计算器的使用,有学生会在算数时依赖计算器。
3、一部分对数学方法的归纳能力欠缺。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
难点:
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五、教学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于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读写起来也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具体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数的丰富的感受。教学读写数时,教师应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并掌握了读写数的方法后,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同时要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
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让学生牢固掌握。但是,不应把现成的结论、法则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3)密切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数的习惯和能力,如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大数。通过教学应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六、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约15课时
大数的认识
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题。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
||
重难点 |
重点: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各记数单位间的关系。 难点:数级、数位、记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
||
教学方法 |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使用数位顺序表的一些基本方法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的意识。 |
||
教学准备 |
课件、计器数。 |
||
教学过程 |
|
备注 |
|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小组派代表读数比赛:3465、7903、3210、5060 2、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 3、复习数位、理解位值(数位上各数的意思)、数的组成
(1) 9999是一个几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板书: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2)复习数位上各数的意思 (3)复习数的组成 9999是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个)组成的? 4、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这些数据你会读吗?(如有同学举手要读,请两三位同学试着读读,老师不评价读得对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联系生活,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1)复习“万”
课件展示万人集会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万有多大。
(2) 师生一起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边想,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十万) 刚我们又满十进一,产生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也知道了10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 先让学生估计十万人站在一起会是什么场面,再课件展示鸟巢十万人集会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十万有多大。
(3) 同样的方法,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十万十万地数,认识“百万”,知道10个十万是一百万。(板书:百万) 先让学生估计一百万人站在一起会是什么场面,再课件展示天安门广场上容纳100万人的盛大集会图片,让学生感受一百万有多大。
(4) 通过同桌互相讨论,和类推的方法,认识“千万”,知道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板书:千万)通过10个天安门能容纳一千万人,让学生感受一千万有多大。 (5)认识“亿” 通过独立思考,和类推的方法,认识“亿”,知道10个一千万是一亿。(板书:亿)通过书上第4页“做一做”第二题中的两个例子,让学生体会一亿有多大。 同学们,那10个一亿是多少呢?(十亿)10个十亿又是多少呢?(让学生明白还有无穷多个计数单位) (6)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并学会应用
说。那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同桌互相合作,完成老师给你们的表格。 2、认识新的数位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它们分别在数位顺序表中的什么数位上? 今天我们认识的“十万”“百万”“千万”“亿”呢?它们分别又是在什么数位上呢?(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3、学习数级,熟记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级
真是火眼金睛,马上就发现了,书上的表中多了数级。下面就由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四位分级计数法。[X3]
(2)读、记数位顺序表。 考考你:从右边起,第5位是什么数位?第7位呢?第9位呢? 4、巩固练习 书上第4页“做一做”第一题数数 5.理解位值、数的组成 说出下面每个数中,各个数在数位上表示多少
3100895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读出书上第二页上的大数 2、摆一摆:用四个“5”,四个“0”按下列要求摆出八位数。 ①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八位数。 ②只读出一个“零”的八位数。 ③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 (四)小结 小结学习内容,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收获。 |
|
||
板书设计 |
亿以内数的认识 满十进一
…
十
…
位 |
||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 |
例2、例3,教科书第6页的内容。 |
|
教学目标 |
1、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2、练习读数,使学生理解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3、结合读数,培养学生的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 |
|
重难点 |
重点: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难点: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
|
教学方法 |
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探究理解新知。 |
|
教学准备 |
计数器、课件、空白卡片,彩笔。 |
|
教学过程 |
|
备注 |
一、复习导入: 1、读出下面的数
3495 3. 数的组成
8030 二、探究新知 1、亿以内数的读法。 我们已经学习过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而像我们昨天的城市人口数据的大数该怎么读呢?(第二页) (1)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呈现2496,让学生读一读。 (2)再呈现24960000 ①让学生试读。 ②比较2496与24960000在数位上的区别。 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③说说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引导说出一共有多少万?
这个数有什么特点?
[X5]
相同点: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 不同点: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小结万级的数的读法
④小结:[X6]
50000 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读法。 学习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导观察3080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③学生自己试读,交流读法。 结读法: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个级上的数。 随学生叙述板书,三百零八万。 (1)学习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①板书40500000。 ②学生自己分步骤试读。 ③师生同读。 结读法: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 正确的读法学生品读。(板书:四千零五十万) 自主学习例3. 三、巩固拓展 教材第6页的“做一做”。 (1)观察每个数的特点。同桌互读。 2、做一做第2题。 3、做一做第3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还有那些地方不明白? 四、作业 完成数学练习册第3、4页,练习一第1、9题。 |
|
|
板书设计 |
亿以内数的读法 1、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
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 |
例4,教材第7页的内容。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在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加深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3、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重难点 |
重点: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难点:掌握什么时候写0,写几个0。 |
|
教学方法 |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观察、猜想、比较、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
|
教学准备 |
课件、计数器、写有数位顺序的稿纸。 |
|
教学过程 |
|
备注 |
一、铺垫孕伏,提出学习目标: 二、利用信息,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冲突。 1、小组内个人展示。激发冲突。 2、全班展示,激发冲突 (对于“0”的写法,可结合具体数据,如:四万零九十这个数百位和个位为什么写“0”。一百万的十万位、万位为什么写0,以此来使学生明确什么时候写0, 3、错例展示 三、拓展延伸、巩固发展。 (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找出计数单位,分清级别再去写数) 3、全班一起完成第9题 (根据数的组成写数,训练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和正确写数的能力。在练习时可借助数位表来写,特别要提醒学生0的占位。) 四 课堂总结 五、作业 练习一第5、8、11题。 |
|
|
板书设计 |
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
三百零二万六千 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
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 |
教材第8—10页。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探索精神。 |
||||||||||||||||||||||||||||
重难点 |
重点: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每级中间、末尾含有0的数的读、写法。 |
||||||||||||||||||||||||||||
教学方法 |
讲解法 |
||||||||||||||||||||||||||||
教学准备 |
课件、数位顺序表 |
||||||||||||||||||||||||||||
教学过程 |
|
备注 |
|||||||||||||||||||||||||||
一、基础练习
900009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1050000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23000000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2340050“234”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
“5”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10200800这个数读作(
六千三百二十三万 3、练习一中的第9题。 要求: (1)先读一读 (2)按题目要求连一连 (3)想一想:如果不经过读数、写数,能不能通过推测、判断进行连接?说出你的策略。 二、专项练习 一百五十万三千 ①由学生独立完成 ②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过渡到直接写数。 明确有几级——分级画线——填上数字 (2)一千零二十五万零六百 步骤同上。 (3)写一写:
一千零八万 2、练习一中的第11题: 要求: (1)教师读数,学生听写。 (2)同桌校对,互相交流、检验。 (3)请学生说说体会,介绍自己写数的方法、步骤。 3、练习一中的第12题。 要求: (1)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题目特征。 (2)引导练习。 (3)学生之间相互校对,教师巡视、检查。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3、4、5页的练习。 |
|
||||||||||||||||||||||||||||
板书设计 |
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练习
|
第5课时:亿以内数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
教材第11页的内容及做一做。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
重难点 |
重点: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难点: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
|
教学方法 |
自主学习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教学过程 |
|
备注 |
一、自主学习 1.填空。 10101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个( )。 2.在○里填上“>”,“<”或“=”。 999○1010 601○564 687○678
3.
我会说“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X15]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 (1)让学生正确地读出这些数。 (2)分小组任意选取位数相同和不同的两组国家人数进行比较。 (3)汇报交流比较的方法和检验。 (5)同桌合作,强化练习。 同桌两人合作,在这6个国家中随意选取两个,比较他们到我国旅游的人数。一人出问题,一人来比较、解答。 2、多个数的大小比较。 提问:根据到我国旅游人数的多少,将这6个国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请排一排。 (1)让学生尝试排列。 (2)让学生分组交流,校对排列结果,并说说各自的比较方法、过程。 (4)三个七位数你是怎样比较的?引导全体学生明白比较方法。 ①随意选取两个数比较大小。 ②将较大的数再与第三个数比较,得出最大的数。 ③然后再比较另外两个数,得出第二与最小的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1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根据每组数的位数情况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2、练习二的第1、5题。 第1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评议。 第2题,同桌合作完成。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完成自主设计的题目。 |
|
|
板书设计 |
1、亿以内数的比较方法: 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一位一位地往后比,哪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2、三个或多个数位相同的数的比较方法: 随意选取两个数比较大小。 将较大的数再与第三个数比较,得出最大的数。 后再比较另外两个数,得出第二与最小的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