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王婷老师《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6-04-07 20:27:02)
标签:
教育 |
分类: 精品课程 |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优化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在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经历合理安排,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
(预设:学生如果说不出,老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明白什么叫优化。)
意图:这个课题较抽象,通过学生的表达和老师的介绍,理解“优化”的含义。
二、
1、
2、
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新课学习。
二、合作探究:
(一)合作探究一:做饭问题。
1、
2、
3、
4、
5、
6、
7、
意图: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探究,初步体会优化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体会优化的作用。
8、
(1)
(2)
(3)
(二)合作探究二:烙饼问题。
1、出示信息:烙一张饼每面需要3分钟,平底锅一次可以放两张饼。
2、思考:烙2张饼需要几分钟?
3、师生一起烙一烙,体会同时烙。
4、引导小结:烙饼时利用空间、合理安排。
5、烙4张饼?6张?8张呢?…….
6、学生汇报,说明方法。
7、小组讨论交流:烙3张饼需要几分钟?
8、指名汇报演示。(在这个环节采取多种方法突破难点。)
(1)语音表达法。(2)画图法。
(3)具体用手操作。(4)课件演示。
9、追问:烙5张?7张?9张呢?……
10、指名说一说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烙2张饼和3张饼的基础时间去推算。
11、思考:什么时候同时烙?什么时候交替烙?
13、追问: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
意图: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借助画图和演示,进一步体会优化的数学思想。在不断的探究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潜能。
三、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你是通过什么学习方法获得新知的?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数学学习有什么感受?
《优化》教学反思
1、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操作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如,我让学生用手替代饼,小组进行烙饼活动。这一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来,在操作中感知,在实践中升华。
2、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畅所欲言
上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展示、再全班交流,这一环节实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它既是生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形成条理化,规律化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