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综合练习一参考答案
(2013-12-05 16:40:29)
标签:
软件工程综合练习参考答案it |
分类: 软件工程 |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面向对象的方法:是使描述问题的问题空间与解决问题的方法空间在结构上尽可能一致。
2.白盒测试:是一种以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为依据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也称结构测试或玻璃盒测试。
3.数据流图:是表示系统逻辑模型的常用工具,图中不存在任何具体的物理元素,只表示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情况。数据流图是逻辑系统的图形化表示,因此,它是系统分析员与用户进行交流的极好的工具。
4.软件工程:开发、运行、维护和修复软件的系统方法,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性学科。
5.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硬件与(软件 )一起构成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2.软件是一种( 逻辑
3.瀑布模型是将( 生存周期 )各活动规定为依( 线性顺序 )联结的若干阶段的模型。
4.快速原型是一种快速建立起来的能够展示目标系统的( 关键功能
)的可实际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
5.结构化方法由结构化分析、( 结构化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构成,它是一种面向( 数据流 )的开发方法。
6.软件结构是以( 模块 )为基础而组成的一种控制层次结构。
7.反映软件结构的基本形态特征是( 深度 )、( 宽度 )、( 扇入 )和( 扇出 )。
8.一个模块把数值作为参数传送给另一个模块,这种耦合方式称为(数据耦合 )。
9.低耦合是软件设计的一个重要标准,在面向对象设计中,耦合主要指不同(对象)之间相互关联的紧密程度。
10.为便于对照检查,测试用例应由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两部分组成。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用以表达系统内数据的运动情况的工具有( A )。
2.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D)
3.模块( C ),则说明模块的独立性越强。
4.在设计测试用例时,( A )是用的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5.面向对象的主要特征除对象惟一性、封装、继承外,还有( A )
6.Jackson方法是一种面向( B )的方法。
7.模块间的信息可以作“控制信息”用,也可以作为( D )用。
8.为了提高模块的独立性,模块内部最好是(C)
9.结构化分析方法(SA)是一种面向( C )的需求分析方法。
10.模块的( B )定义为受该模块内一个判断影响的所有模块集合。
11.在进行软件结构设计时应遵循的最主要的原理是( C )原理。
12.因果图法是根据( A )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13.( A )数据处理问题的工作过程大致分为三步,即取得数据、变换数据和给出数据。
14.在进行软件测试时,首先应当进行单元测试,然后进行( B ),最后再进行有效性测试。
15.详细设计的结果基本决定了最终程序的(C)。
16.在采用逻辑覆盖法设计测试用例时,下列几种方法中,( D )的覆盖程度是最强的。
17.模块的内部过程描述就是模块内部的(B ),其表达形式就是详细设计语言。
18.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D)
19.CASE是一组( B )的集合。
20.描述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工具不包括( B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试述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2.什么是软件危机?产生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软件维护的类型与特点是什么?
改正性维护:识别和纠正软件错误,改正性能上的缺陷,排除实施中的误使用而进行的诊断和改正错误的活动。约占整个维护的20%。
完善性维护:修改或再开发软件,以扩充软件功能,增强软件性能等,约占整个维护的50%。
4.简述面向对象分析模型的建立方法。
建立对象模型,首先要确立系统中有哪些对象(或类)和每一个对象(或类)需要哪些属性,然后确定对象(或类)之间的关系。对象模型通常使用类似于实体-关系图这样的图形工具进行表示。
五、应用题(共25分)
1.请将下面的DFD转换为软件结构图
略
2.用SA方法画出下列问题的顶层和0层数据流图。
3.某公司有许多部门,每个部门有一个唯一的名字;每个部门由一名经理负责,也有的经理并不管理任何一个部门;每个部门生产多种产品,每种产品仅由一个部门生产。该公司有许多员工为之工作,员工又进一步划分为经理和工人两类。每名工人可参加多个工程项目,每个项目需要多名工人;每位经理可以主持多个项目,每个项目仅有一人主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