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钟江平

标签:
苦读斋榴园收藏字画刘鹏 |
分类: 字画收藏 |
http://s4/mw690/0029MzKrzy78UtvclF133&690
http://s16/mw690/0029MzKrzy78UtvglMbcf&690
钟江平 涅裳(入选全国首届综合材料双年展)
钟江平 义勇军进行曲 (纪念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作品展获奖)
http://s16/mw690/0029MzKrzy78UtvglMbcf&690
钟江平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深得中国画传统三昧,又到首都师范大学我的工作室进修,进而到中央美术学院胡伟工作室深造。他的人物画题材涉猎广泛,表现手法多样,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对一位画家来说,是很好的品质。李可染先生常说的一句话: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可见“胆”很重要,它在一定程度决定着一个画家未来。
绘画语言的“笔墨”观
钟江平
综合材料绘画不是堆积材料,而是不限定材料。绘画,包括国画、油画、版画、壁画......所谓“综合材料绘画”,也就是不限定材料为前提,为更准确的表达艺术创作者对事物的认知、审美、情感,借助某一绘画语言从事艺术创作的过程是更具包容性的绘画艺术。
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已经与昔日有了无限的改变,它与一百年前相比也是大相径庭了。由此再往上追溯宋元时期,人们无法想象今天的国画会是如此!唐宋元明清以及当代,每个时期近乎都是在不断地革新,“笔墨”当随时代应该讲的就是此。
http://s3/mw690/0029MzKrzy78UtITzdo32&690钟江平
今天的“笔墨”又该如何来理解呢?恐怕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谢赫六法”的层面之上!“笔”它的暗含早已超脱那几千年来的完美艺术品“毛笔”。但凡能够留下痕迹的每一个施动工具皆为“笔”;而“墨”也不再是表象上的“焦、浓、重、淡、清”之五色。它或许囊括了更多的意识范畴。
http://s1/mw690/0029MzKrzy78UtIXNbqd0&690钟江平
“笔墨当随时代”还是要看“笔墨”是什么样的“笔墨”,“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在宋元的时代背景下有赵佶、赵孟頫......的笔墨,在明清的时代背景下有沈周、八大、扬州八怪的笔墨。他们都能言情达意。而在今天的社会,人们如何来表达自我的心情呢?画,是假借一定的“再现”来“表现”所谓的心声。当搜尽所有的传统经典似乎无法来表达今天的衣着服饰,更不用说人物的内心世界了。传统的经典在此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要想表达当下的思想,就需要我们不择手段。这所谓的“不择手段”我们恰恰强调的正是“择”!只要更能准确的接近我们的内心世界,择什么样的材料已经无关紧要。这时的“材料”似乎就是我们内心的“笔墨”。在笔墨中所谓的黑白同样也在伴随着时代,伴随着人们的意识也在发生着变化。古人讲的“计白当黑”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最最基础的东西。“白”在我们看来可以完全为“无”,也可以是意识的“真空”,也可以看做“大有”。同样的道理,“黑”在这里同样成立。在此黑和白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表象上,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黑白”,还包括了我们精神层面上的虚空与真实。对于综合材料而言,它更是广而又广,它可以是硬到极致的金属,也可以是软到轻柔的丝麻;可以是透明的清水,可以是浑浊的泥浆;更甚至是气化的状态!在此基础上的“笔墨”可以呈现出单纯;可以呈现出强烈对比;也可以是对抗和融通;更可以呈现一个无限极致的层次阶梯。是拓展了的“浓淡干湿”。在这“笔墨”的大千世界里,我们可以面对传统,吸纳传统的理念,借以创作者的思想,更能淋漓尽致的来表现对事物的真实认识。
综合材料绘画虽然包含了“架上”的所有形态以及“架上”概念的延伸,但还是可以归纳为三大板块,一是单画种材料技法的演进,二是多画种或多种材料技法的互渗融通,三是原生态表述。顾名思义单画种材料技法的演进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法拓展,它带有形态演变的革命性,首先体现在创作理念的转变,自然带来技法的革新。多画种或多种材料技法的互渗融通,反映了当今时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势。而原生态表述是当代艺术表现中还原生活的一种直观表达方式。艺术家除了表达老百姓的喜闻乐见,还有一个责任,就是要把生活中看到的美,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之所以成为原生态,是因为这些美感既存在于生活中,又具有生长的态势,如若捕捉到这种美感,也就反映了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更体现了创作者的立场。至于方法,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重要的,是要看是不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种美的存在,又满怀热情地歌颂了这种美,这也是综合材料的“笔墨”观,是否飘逸出感人气息而具有“温度” 的关键所在!
这是发展了的,正在发展中的“笔墨”,是时代的“笔墨”!在这一方有待开发的田地里,充满了无限的思索,这正是最吸引我、触动我敏感神经的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