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谭国华

标签:
苦读斋榴园收藏字画刘鹏 |
分类: 字画收藏 |
http://s8/mw690/0029MzKrzy78UnBTCuPc7&690
http://s3/mw690/0029MzKrzy78UnC0hnY92&690
http://s5/mw690/0029MzKrzy78UnC56g454&690
http://s9/mw690/0029MzKrzy78UnT47huc8&690
谭国华 天台锦绣图系列
我本人在学习文人画中,主要研习其中之禅画,禅画笔简意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在脱尘境界简远的笔墨开示中,体现了一种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境界。禅画强调“随本人性情而得神”的“画家三昧”,画画就是画心。隋朝、唐朝直接就是画佛画,如敦煌壁画等,到了宋朝、元朝文人画大兴,在明朝董其昌的推波助澜下,形成了文人画中带有禅意之画,后来清朝石涛、八大山人、弘仁等画僧的推波助澜,使禅画达到了高峰。自90年代,新文人画兴起,一部分画家开始关注禅画,挖掘文人画当中的禅学意味,近年来也不乏其人,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禅画家。我自2007年以来习学禅法,就不觉把绘画与禅法相结合。倾向于洁净、秀美。我的作品以潇散的魏晋书法,古朴的明清传统山水画为立足之本,把文字绘画语言贯穿于“离有无二相”禅意绘画之中,阐释禅宗平和旷达的神韵。
http://s15/mw690/0029MzKrzy78UnT8SKi5e&690
谭国华 梦游天台系列
临古法一定要正确。大家往往认为临古很简单,但是,真正从古法中走过来的人知道,古法必须有传承,靠自己悟是难悟到的,差不多百分之九十的人是把习气当作真正法则,因为每个人的知见未必正确,这种真正的法则随着个人的见地而形成各种习性。元朝赵孟頫是一个临古大家,他是领悟到笔法的人,他精通书法,以书入画,然后他又有所传承,这是宋朝以后唯一的一条传承正脉,一直沿用到清朝,后来文人画衰败了,也就很少人研究其传承和真正的笔墨法则了。到了新时期,各种流派,各种思想蜂拥而起,对于什么是笔法就谈不上了,只讲求视觉效果,视觉上的刺激,笔法已至末流矣。
http://s9/mw690/0029MzKrzy78UnThnFm68&690
谭国华 安徽查济写生
http://s3/mw690/0029MzKrzy78UnC0hnY92&690
谭国华是我们潍坊美术教育前辈谭淇老师的公子,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加之他自己的勤奋好学,注重内修,在绘画、书法等诸多方面都有所精进。他以书法入画,用笔鲜活而又肯定,单纯中富于变化,朴拙中透出神采,在当今浮躁喧嚣的世风中,他能守中静修,心无旁鹜,是难能可贵的。
http://s5/mw690/0029MzKrzy78UnC56g454&690
谭国华 东院春晓四条屏
2017个人感受
谭国华
http://s13/mw690/0029MzKrzy78UnSZ8qU3c&690
谭国华 太行峰谷条屏系列图
谭国华
我自身重视文人画里面的禅画,禅画注重 “随本人性情而得神”的“画家三昧”,画画就是画心,天台宗指出“一念三千”,外面的山河大地宇宙万物都是一念心性。清僧香严《云禅》、诗云:“大千回一滴,随意露群峰。建立皆由我,铺排尽属宗。河山清静影,世界无影踪。识得其意中,烟霞处处浓。”他强调了画中有禅“意”与读画应“识得其中意”的重要性。禅画应摒弃执着,排除成见,不要横褒贬,不要爱憎偏颇。因为佛法讲大千世界都是“因缘而和合,本无有作者,而现种种相,虚妄非真实”,既然宇宙“无我”,就不应执着。绘画作品,乃是描绘人与物,即是“画此非真者”,也是“无我”,既然绘画是描绘“无我”的人与物,是“画此非真者”,更是“无我”,更不应执着,绘画家的心与手,及其所用纸笔墨,都是“因缘和合”,纸、笔与墨三者,散则俱无有,而出画者手。画者本无手,亦复无有心。因为自盛唐时期的绘画就明显带有禅意,宋朝则是发展了文人画,而文人画里诸如梁楷则从简笔文人画里强化了禅意,如布袋和尚图,明朝董其昌更则强调‘禅画合一’,后来禅画兴起,出现了清朝四僧等诸多名家,近代弘一法师也画了不少禅画。我在强调禅画禅意的同时,加强中国画的各种传统元素,这样就形成了我自己带有文人画禅意的倾向性。
谭国华
我本人在学习文人画中,主要研习其中之禅画,禅画笔简意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在脱尘境界简远的笔墨开示中,体现了一种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境界。禅画强调“随本人性情而得神”的“画家三昧”,画画就是画心。隋朝、唐朝直接就是画佛画,如敦煌壁画等,到了宋朝、元朝文人画大兴,在明朝董其昌的推波助澜下,形成了文人画中带有禅意之画,后来清朝石涛、八大山人、弘仁等画僧的推波助澜,使禅画达到了高峰。自90年代,新文人画兴起,一部分画家开始关注禅画,挖掘文人画当中的禅学意味,近年来也不乏其人,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禅画家。我自2007年以来习学禅法,就不觉把绘画与禅法相结合。倾向于洁净、秀美。我的作品以潇散的魏晋书法,古朴的明清传统山水画为立足之本,把文字绘画语言贯穿于“离有无二相”禅意绘画之中,阐释禅宗平和旷达的神韵。
http://s15/mw690/0029MzKrzy78UnT8SKi5e&690
谭国华
临古法一定要正确。大家往往认为临古很简单,但是,真正从古法中走过来的人知道,古法必须有传承,靠自己悟是难悟到的,差不多百分之九十的人是把习气当作真正法则,因为每个人的知见未必正确,这种真正的法则随着个人的见地而形成各种习性。元朝赵孟頫是一个临古大家,他是领悟到笔法的人,他精通书法,以书入画,然后他又有所传承,这是宋朝以后唯一的一条传承正脉,一直沿用到清朝,后来文人画衰败了,也就很少人研究其传承和真正的笔墨法则了。到了新时期,各种流派,各种思想蜂拥而起,对于什么是笔法就谈不上了,只讲求视觉效果,视觉上的刺激,笔法已至末流矣。
http://s9/mw690/0029MzKrzy78UnThnFm68&690
谭国华
我以前受过书法上的严格训练,对用笔有一定的体悟,而中国画传统的教学宗旨第一条就是重视以书入画,强化用笔。再就是以古为师,走进经典。我首先从当代山水画大师陆俨少的课徒稿入手,逐渐进入明清小品的临摹,再深入宋元绘画的学习,这些学习的作品远比我随意画一幅作品艰难得多。最后一段则是外出写生和创作,深化对艺术的理解,真切体会自然与人文之美,得以静观天地而师法自然。
http://s9/mw690/0029MzKrzy78UnTA2Mg28&690
谭国华 华顶无尽系列1-1
http://s9/mw690/0029MzKrzy78UnTA2Mg28&690
谭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