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2/middle/75d4079bh778e6a48bc81&690
农历八月的别称
刘保富
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在秋季正中间,故又称仲秋、正秋、中秋。称“仲秋”者,如晋代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序》:“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用“正秋”的,如唐代许浑《重游飞泉观故梁道士宿龙池》诗:“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唐代顾况在《望初月简于吏部》诗中则以“中秋”代指八月:“
穴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
http://s14/middle/75d4079bheb3a17c0cafd&690
农历八月桂花飘香,又值仲秋,故称桂月、桂秋。《提要录》云:“八月为桂月。”王起在《墨池赋》用过“桂月”:“苹风已歇,桂月初临。”唐代韦琮《月明星稀赋》则用“桂秋”代指八月:“的的悠悠,蟾孤桂秋。”
http://s13/middle/75d4079bh778e6aa4d87c&690
http://s12/middle/75d4079bh778e6ab2896b&690
农历八月,正是枣熟的时节,《诗经
豳风
七月》诗云:“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后因称八月为枣月、剥枣。如宋代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诗云:“今年君渡河,剥枣咏《豳》诗。”诗中的“剥枣”即代指八月。
http://s1/middle/75d4079bhab902fb62e00&690
农历八月又称酉月、酉仲、建酉月。酉,十二地支中的第十位,用以纪月,即农历八月,《晋书
乐志》云:“八月之辰为之酉。”这月,北斗星的斗柄正好指向十二辰中的酉,故称建酉月。《广雅
释天》云:“太初,气之始也,生于酉仲,清浊未分也。”曹宪注释道:“八月酉仲,号为太初,属雄。”
《尔雅
释天》载,月“在辛曰塞……八月为壮。”故又称八月为壮月,称得辛的八月为塞壮。如唐代的《阿思那忠碑》云:“乘壮月以控弦,候朔风以鸣镝。”
农历八月还称仲商、南吕月,这两个别称都与音律有关。商,古五音之一,与四季相配为秋,“仲商”意即“仲秋”。南吕,古十二律之第十律,与十二月相应为农历八月。《吕氏春秋
音律》云:“南吕之月,蛰虫入穴,趣农收聚。”
农历有关资料:
农历七月的别称
http://s12/middle/75d4079bhab902e480d9b&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