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殿名称由来及含义
(2011-07-24 23:08:43)
标签:
苦读斋
榴园
刘保富
刘一澎
青州
潍坊
文化
|
分类:
刘保富著作
|
大成殿名称由来及含义
刘保富
曲阜孔庙里的大成殿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大殿突兀凌空,富丽堂皇,与故宫太和殿、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大殿的双重飞檐中间,海蓝色的竖匾上有雍正皇帝手书的“大成殿”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座殿为何名为“大成殿”,自何时起有了这一名称?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73岁的孔子病逝。第二年鲁哀公根据周礼的规定(周礼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平民百姓不得立庙。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大司寇,相当于周天子的大夫。)将孔子生前居住的三间房子改为孔子的祀庙,始有孔庙。直到北魏时期,孔庙还是三间,北魏人郦道元在《水经注》卷25“泗水条”中描述孔庙道:“庙屋三间,夫子在西间,东向;颜母在中间,南向;夫人隔东一间,东向。夫子床前有石砚一枚,作甚朴,云平生之物也。”直到唐代,孔庙才有所扩大。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孔子为“文宣王”,扩建了孔庙,正殿为“文宣王殿”。宋代七次修治孔庙,使孔庙建筑扩为316间。《宋史》卷105载:“崇宁初……诏辟雍文宣王殿以‘大成’为名。”诏书一颁布,孔庙的正殿也便改称“大成殿”,后世一沿用其名直至今。宋徽宗为何将“文宣王殿”改称“大成殿”呢?目的是用“大成”二字歌颂孔子。
“大成”二字既颂扬了孔子的学问,又赞美了孔子的道德。《礼记
学记》中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又说大成者“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意思是能触类旁通、遇事有主见、不为外物所左右叫“大成”。大成者才能教化人民、改变风俗,使近处的人心悦诚服而远方的人都来归顺。孔子的学问足以称“大成”。《孟子
万章下》在赞扬了伯夷、伊尹、柳下惠之后云:“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用先敲钟最后敲磬有始有终的奏乐来比喻孔子的集大成。赵歧对“集大成”的注释是:“孔子集先圣之大道,以成己之圣德者也。”总之,孟子用“大成”二字赞孔子的道德之高尚全面。
由上述可见,“大成殿”的命名在于赞美孔子的道德、学问。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