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成员杨美婷老师参加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圆满结束
2016年5月28日至6月9日,根据“广东省2015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要求,工作室成员杨美婷老师到惠州实验中学附属学校关文雄教师工作室参加跟岗学习。为期13天的跟岗培训,紧张忙碌、充实而有效。http://s10/mw690/0029Mmpugy72xRsvlkBb9&690
5月29日上午九点,广东省关文雄教师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举行。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副院长黄牧航教授,惠州市教育局邓凡用副局长,惠州学院政法系副主任徐旭阳教授及惠州市教育局继续教育科、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惠城区教育局的相关领导,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广东省关文雄教师工作室成员、学员等参加了揭牌仪式。
黄牧航教授提出,广东省名师工作室是广东教育的“名片”,其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目的性强,是广东教师发展必不可少的良好平台。他在讲话中介绍了广东省名师工作室的发展历程、工作重点和改进革新情况,并对惠州市教育局和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重视和支持广东省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他对关文雄教师工作室提出了三点期待:一是把工作室当作“家”来经营;二是提升自身影响力,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拿出代表惠州甚至代表广东基础教育水平的成果。邓凡用副局长代表惠州市教育局,在讲话中强调了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师成长平台的重要性,要求关文雄教师工作室认清并承担起省教育厅赋予的重任,坚持厚实理论积淀与扎实实践经验两不误,为全省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培养更多的名师和教育专家。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关文雄校长则用“让骨干教师成名,让主持人成家”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工作室的期许和对未来目标的解读。
紧接着揭牌仪式进行的是省骨干教师跟岗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开班仪式上,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张正凯老师介绍了工作室的专家团队及其成员、学员的情况,并进行了聘书的颁发仪式。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关文雄校长介绍了本校的情况及本次跟岗学习的任务和方案。仪式结束后,参会领导、专家教授和关文雄教师工作室成员、学员合影留念。http://s8/mw690/0029Mmpugy72xRwyZEz57&690
http://s12/mw690/0029Mmpugy72xRwQaxB4b&690
http://s11/mw690/0029Mmpugy72xRBfq4iea&690
开班仪式后的几天,我们的工作室的指导专家们给我们全体学员带来了精彩而实用的讲座,聆听思想盛宴,碰撞智慧火花。
5月30日上午,由工作室主持人关文雄校长进行了主题讲座:《明确方向造就未来——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个问题》。关文雄校长的风趣幽默和精彩的语言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和启发了我们深刻的思考。关文雄校长提到,历史教师应该正确定位历史教师这份职业,要有正确的自我的人生规划,同时他给初中历史教师成长过程提了11个建议,并给历史教师成长的路径指明了方向,做心理身体健康和幸福快乐的老师。
5月31日下午,工作室指导专家惠州市惠城区历史教研员丁惠宁老师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讲座:《怎样备好、设计、上好一节理想的历史课》。他提到,备好、设计、上好一节理想中的历史课首先思考三个问题——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我们要了解课标,要知道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方法,引领哪些情感价值观,并以课例《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为例,进行了生动的讲解。丁老师还指出一节理想的历史课的四大标准——有人、有料、有趣、有变,一节有生命的历史课要有味,尤其是对价值取向的引领,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对时代的感悟,并以此对我们接下来如何备好一个历史课提出了要求和建议。经过与丁老师的交流和探讨,我们深深认识到要上好一节课,需要用心用功。
6月3日上午,工作室指导专家惠州市惠城区历史教研员丁惠宁老师为我们进行了精彩、实效性高的讲座:《2016年广东省学业考试历史备考策略》。丁老师首先以文章《与你一起成长-------站在名师的肩膀上眺望》激励和鞭策我们历史教师,“把教书的呐喊当作欢歌,把育人的耕耘当作舞会,把科研的探索当作旅游,把奋斗的甘苦当作咖啡。”
要求我们:读书和教学相伴,写作与科研同行,以优秀教师为师,比赛中脱颖而出,实现自我的专业化发展。接着,丁老师结合实例与我们共同深刻地分析了历史学业考试备考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备考策略研究,更重要的是丁老师给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要创新教学方法,以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关注历史学科素质、核心素养及价值观的引领。我们历史教师应该坚持阅读,拓宽视野,让读书和教学相伴相长。
6月4日上午,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张正凯主任为我们进行了生动、实用性强的讲座:《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艺术》。张主任结合实例,从课题研究的环节、动力、规范和意识四个方面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为我们揭开了课题研究的神秘面纱,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课题研究的环节,更深刻地认识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张主任激励我们,要将教学与科研合二为一,静心潜心研究探索,团队互助共进,感悟生活快乐幸福。http://s9/mw690/0029Mmpugy72xSjYSbC78&690
在示范课观摩活动中,工作室的成员认真备课,为学员上了风格各异、优秀的示范课,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学员研讨交流,与授课者用心的对话,促进知识和技能与学员共长。专家点评,精彩而又切中要点,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我们在思维激荡中反思自我的教学,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努力做到“一课一灵魂,一课一中心”。
5月30日下午,广东省关文雄教师工作室成员和学员在主持人关文雄校长和惠州市教育局历史教研员张正凯主任的带领下在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进行了听课、评课研讨活动。柯媚娟和王艳燕两位历史老师演绎了一节风格不同的示范课。王艳燕老师的《“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以虚拟人物毛毛要去旅行,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线索,将日本和阿拉伯世界流畅地连接起来,同时通过丰富的图片,为学生营造了历史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让课堂内容丰满起来。柯媚娟的《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教学设计有生命力,以科技馆和文学馆为两大展馆,以不同的展厅为线索,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柯老师教学风格轻松愉快,及时鼓励和肯定学生,史料教学到位,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课堂上,通过视频、图片、故事、史料的补充、细节的讲述,让历史人物有血有肉,让学生回到历史的现场去探究历史人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你一个精彩。
5月31日上午,主持人关文雄校长和惠州市教育局历史教研员张正凯主任的带领下,工作室全体学员来到了美丽的惠州市第一中学,参观校园,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历史学科的建设。同时,由惠州一中的官桂明老师和黄华琦老师《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分别上的两节示范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昔日的辉煌》,并开展了评课活动。官桂明老师是一个有激情、幽默的老师,他有课程资源的意识,通过视频、图片等开发和运用了课程资源;使用学案导学,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自学、讨论,解决学案的问题。黄华琦老师的《昔日的辉煌》,通过学生小组专题展示、角色扮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让教师成为了学生身后的教师;学案导学,并设计问题提升,有深度,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解决历史的能力。
6月1日上午,惠州市十佳历史青年教师陈琼和黄月梅两位老师在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为全体工作室的学员提供了两节示范课,课后进行了评课活动。陈琼老师的《古老帝国的悲剧》,通过视频、地图,为学生架构起了历史的时空观念,注重论由史出,史论结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黄月梅老师的《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黄老师通过亲切的语言,创设历史情境,巧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与学生感悟历史人物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6月2日上午,主持人关文雄校长和惠州市教育局历史教研员张正凯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工作室全体成员一起来到博罗县龙溪中学,进行听课、评课的研讨交流活动。活动得到了龙溪中学的大力支持,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感动。龙溪中学的林贵香老师为我们演绎了一节出色的示范课——《都教授的“地球村”印象之旅——经济全球化》。林老师的课,在内容的处理上,将经济全球化生活化,将经济全球化问题化,将经济全球化问题层次化。在课堂处理上,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展示到位,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目标达成处理上,知识、能力、情感有效达成。张主任以一首打油诗作为活动的总结:太平山下四时春,龙湖溪边荷花开,特色校园何处觅,龙溪中学算一家。经济全球林贵香,名师工作关文雄,教学交流促进步,书香校园共发展。
6月3日下午,在惠州市教育局历史教研员张正凯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工作室全体成员一起来到惠阳区中山中学进行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山中学的黄静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试卷讲评示范课。黄老师注重落实考点,形成小专题,注重方法的指导,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培养他们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http://s14/mw690/0029Mmpugy72xSo2Eihfd&690
http://s5/mw690/0029Mmpugy72xSyHOm064&690
http://s10/mw690/0029Mmpugy72xSyNiRP69&690
工作室的学员在认真听了专家的讲座和成员的示范课后,积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细心编写教学设计,集体备课,认真上课、听课和评课,演绎了不一样的模式,同样的精彩。
6月6日,学员们开始接受导师检验,在惠州实验中学附属学校的教室里开始上汇报课。6月6日,曾秋萍、马春梅、廖丽敏和薛志捷四位学员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分别上了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曾伙标老师上八年级下册《第23课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课后,导师和学员们进行了评课。
6月6日上午,曾秋萍和曾伙标两位老师上课,曾秋萍的课题是《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曾伙标的是《第23课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广东第二师范大学的周蕴蓉教授莅临现场听课、评课、指导。周。教授评课:两位学员(曾秋萍和曾伙标)上课优点:教学环节流畅,注重知识点的梳理,教学方法多样,历史线索清晰完整,重难点突出。不足:曾秋萍,个别问题设置偏难,时间没把握好(拖堂)。曾伙标,对于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比较,对比不明显;对于给阿拉伯人设置“颁奖词”不太合理。
6月6日下午,马春梅、廖丽敏和薛志捷三位老师同课异构,先后上了同一课《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后导师和学员评课。学员代表钟福球老师评课:三位老师备课充分,教学思路清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充分利用历史图片,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注重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问题设置比较合理。学员代表陈萍老师评课:优点:两位老师都注重整合教材,论从史出,方法多样,环节完整,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注重情感升华教育,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缺点:没有黑板板书,问题设置过多,达成度不高。学员代表廖作杰老师评课:马春梅老师的课主线明确,论从史出,教师上课亲切、自然,对“闭关锁国”相关问题的设置还可以再深入一些。廖丽敏老师的课讲述简单明了,问题采用抢答的形式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对“闭关”的含义的解释不够,个别问题的设置偏难。薛志捷老师的课切题新颖,知识过渡巧妙;思维清晰明了,课堂检测及时巩固。但是,某些知识点的解释不恰当,设置问题个别不恰当,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教学节奏偏快。徐旭阳教授评课:感受深刻,收获很大。建议是怎么实现教学目标,贯彻好的教学理念,适当运用教学手段。关文雄老师评课:都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体现了集体备课的思路,基本功扎实,都能应对不同的学生。建议;对于课堂问题的设置和讨论,一定预留好时间;对于教学新方法的运用,一定先了解学生认知情况;对于历史概念的解释,一定要正确;对于前后知识的过渡,一定要狠下功夫锤炼好组织好语言。
6月7日,学员们的汇报课继续进行。今天上课的老师分别是陈萍、李忠华、温丽玲、钟福球和廖作杰,前四位老师的课属于同课异构,他们要上的课题是七年级下册《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廖作杰老师的课题是八年级下册《第23课文明的冲撞与交融》。工作室专家和学员参与了听课和评课。学员代表杨美婷老师评课:同课异构的形式下,对上课老师是很大的考验,本课历史概念较多且对于初一的学生很难理解。但四位老师都能上出自己的风格,实属难得。陈萍老师的课,教学能力强,能很轻松的驾驭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一节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李忠华老师的课,主线设计明确,历史图片和史料的运用适当、合理,配上老师的精准讲解,是一堂很有历史韵味的课。温丽玲老师的课,条理清晰,史料丰富,讲解层层深入、精确到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并注意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照顾到了所有学生。廖作杰老师的课堂,气氛轻松而又活跃,形散而神不散,充分反映了他对课堂高超的驾驭能力,体现了快乐学习,“寓教于乐”。学员代表曾秋萍老师评课:五位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五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且教态自然,风格各异,很值得我学习。关文雄老师总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综合两天来的听课,我给大家几点建议:1、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互动的成功与否,除了课堂上的配合,也离不开课前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也就是我们教学设计里的学情分析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2、课堂上教师设置问题,一定要有始有终,不能只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老师一定要给与评价。另外,课堂提问时一定得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容易挫伤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3、同课异构,尽量要上出自己的风格,避免和别人重复设置教学问题或教学环节。4、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课件设置要精简、美观。5、不能没有黑板板书,并且要运用到你的板书,板书要规范、正确、精讲。6、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严谨,不能犯知识性的错误。http://s11/mw690/0029Mmpugy72xT7lu4iaa&690
http://s16/mw690/0029Mmpugy72xT7rr1tbf&690
http://s1/mw690/0029Mmpugy72xTlDaPC20&690
6月8日上午9点,广东省关文雄教师工作室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结业典礼在惠州实验中学附属学校关文雄教师工作室举行,工作室支持人关文雄老师、工作室三位专家张正凯主任、徐旭阳教授和丁惠宁老师及工作室部分成员和工作室跟岗学习的全部学员出席活动。
结业典礼上廖作杰、薛志捷、温丽玲和曾伙标四位老师代表本期跟岗学员发表跟岗感言,感谢关文雄工作室的专家们的谆谆教导、感谢工作室成员们的精彩分享、感谢学员们的精诚合作。工作室专家丁惠宁、张正凯和徐旭阳分别发言,三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跟岗学员提出期望。丁惠宁老师:站在名师的肩膀上眺望,希望学员们积极向上、快乐教学;多读书,多与县区教研员联系,多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设计好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上好一节课同等重要,坚持史料教学。张正凯老师:无论是教学、学习还是生活,要“用心”、“用情”和“用力”。“用心”:“处处留心皆学问”;“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用情”:作为教师,我们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以饱满的激情进入课堂。“用力”: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主持一个课题,限期精读一本书籍,上好每一节课,每年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文章,争取每一次进步的机会。徐旭阳教授:作为新时期的骨干历史教师,我们的教学体现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发展史观、人文史观等,注重提高历史教学的品位,发挥好类似学科的育人功能。工作室主持人关文雄老师做跟岗结业总结发言,工作室的13位跟岗学员工作和学习都尽职尽责,态度端正;都能保持谦虚好学,不骄不躁的作风,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宣布广东省关文雄教师工作室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13名学员圆满完成省教育厅规定的培训任务,可以结业。http://s14/mw690/0029Mmpugy72xTPUU1L1d&690
http://s2/mw690/0029Mmpugy72xTPYhQRc1&690
http://s15/mw690/0029Mmpugy72xTX8b6u8e&690
一个人走能走得很快,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我们满载着阳光、悟动与激情,向新的征程出发。
http://s10/mw690/0029Mmpugy72xUafMGB79&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