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标签:
杂谈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利用计算器求角度的方法;
(2)了解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的方法.
能力目标:
(1)会利用计算器求角;
(2)已知三角函数值会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3)培养使用计算工具的技能.
【教学重点】
已知三角函数值,利用计算器求角;
利用诱导公式求出指定范围内的角.
【教学难点】
已知三角函数值,利用计算器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教学设计】
(1)精讲已知正弦值求角作为学习突破口;
(2)将余弦、正切的情况作类比让学生小组讨论,独立认知学习;
(3)在练习——讨论中深化、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4)在反思交流中,总结知识,品味学习方法.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
过 |
教师 行为 |
学生 行为 |
教学 意图 |
时间 |
*揭示课题 5.7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构建问题 探寻解决
问题 已知一个角,利用计算器可以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
利用计算器,求
反过来,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如何求出相应的角? 解决 准备计算器.观察计算器上的按键并阅读相关的使用说明书.小组内总结学习已知三角函数值,利用计算器求出相应的角的方法.
利用计算器求出x:
归纳
计算器的标准设定中,已知正弦函数值,只能显示出−90°~ 90°(或
|
介绍
质疑
提问
引导
说明 |
了解
思考
动手 操作
探究 |
利用 问题 引起 学生 的好 奇心 并激 发其 独立 寻求 计算 器操 作的 欲望 |
10 |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概念
(1)
利用计算器求出−90°~90°(或
(2)
利用诱导公式
(3)
利用诱导公式
|
引导
讲解
强调 |
思考
理解
记忆 |
引领 学生 得出 求角 方法 |
15 |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
分析 解 按步骤计算,得到所求的锐角为x1=23.58°.
利用
故0°~360°范围内,正弦值为0.4的角为23.58°和156.42°.
例2
已知
分析
由于
解
按步骤计算,得到
利用
利用
所以区间
|
质疑
说明
讲解
说明
引领
讲解
汇总 总结 |
观察
主动 求解
思考
理解
讨论
明确 |
安排 与知 识点 对应 例题 巩固 新知
复习 相关 的诱 导公 式
利用 应用 加强 对求 角方 法的 掌握 记忆 |
30 |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5.7.1
1.已知
2.已知
|
提问 巡视 指导
|
思考 动手 求解
|
关注 学生 知识 掌握 情况 |
35 |
*构建问题 探寻解决
问题 已知一个角,利用计算器可以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
利用计算器,求
反过来,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如何求出相应的角? 解决 准备计算器.观察计算器上的按键并阅读相关的使用说明书,小组内总结学习已知三角函数值,利用计算器求出相应的角的方法.
利用计算器求出x:
归纳
计算器的标准设定中,已知余弦函数值,只能显示出0°~ 180°
|
质疑
提问
引导
说明 |
思考
动手 操作
探究 |
类比 已知 正弦 函数 值求 角进 行探 究 |
45 |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概念
(1)
利用计算器求出0°~180°
(2)
利用诱导公式
(3)
利用公式
|
引导
讲解
强化 |
思考
理解
记忆 |
引领 学生 得出 求角 方法 |
50 |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3
分析
解
利用
因此在−180°~180°范围内余弦值为0.4的角为
|
质疑
说明
引领 讲解
汇总 总结 |
观察
思考
主动 求解
理解 |
复习 相关 的诱 导公 式
加强 方法 记忆 |
55 |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5.7.2
已知
|
提问 巡视 指导 |
动手 求解 交流 |
纠错 答疑 |
60 |
*构建问题 探寻解决
问题 已知一个角,利用计算器可以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
利用计算器,求
反过来,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如何求出相应的角? 解决 准备计算器.观察计算器上的按键并阅读相关的使用说明书,小组内总结学习已知三角函数值,利用计算器求相应的角的方法.
利用计算器求出x:
归纳
计算器的标准设定中,已知正切函数值,只能显示出−90°~ 90°(或
|
质疑
提问
引导
说明 |
思考
动手 操作
探究 |
继续 引导 学生 自主 完成 对问 题解 决方 法的 探究 |
65 |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概念
(1)利用计算器求出−90°~90°(或
(2)利用公式
(3)利用公式
|
引导
讲解 |
思考
理解
记忆 |
明确 求角 方法 步骤 |
70 |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4
已知
分析
因为
解 按步骤计算,得到所求的锐角为x=21.80°. 利用周期性得到相应第三象限的角为
所以在0°~360°范围内,正切值为0.4的角为21.80°和201.80°. |
质疑
说明
引领 讲解
总结 |
观察
思考
主动 求解
理解 |
复习 相关 的诱 导公 式
加强 记忆 |
75 |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5.7.3
已知
|
提问 巡视 指导 |
动手 求解 交流 |
纠错 答疑 |
80 |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 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 你的学习效果如何? |
引导
提问
|
回忆
反思 交流 |
培养 学生 总结 反思 学习 过程 能力 |
85 |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5.7; (2)书面作业: 学习与训练5.7; (3)实践调查: 探究计算器的其他使用方法. |
说明 |
记录 |
|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