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考,未雨绸缪
(2022-07-28 18:44:1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与科研 |
透视中考,未雨绸缪
中考题目总体简单了,但是“一分一操场”,如何才能在高分中脱颖而出呢?
1、更加注重基础,更抠细节,以往对难度的追求,将转移到对全面的求索上。课本知识多学几遍,力求学透;加大复习力度,训练孩子熟练度;培养学习习惯,做到细致细致再细致,一点失误都不能有。
2、范围扩大,以往数理化是大头,如今难度降低,就可以把精力和时间分一些给其他科目了。因为,在整体难度降低的情况下,就必须要做到“寸分必争”,偏科肯定是不行了。
3、基础比较差的孩子:初中做到“认真细致”,踏踏实实的学,哪怕紧跟校内,会有一个不错的成绩。
4、自律又聪明的牛娃:不要沉溺于“做难题=聪明”的虚假快感里,细心是个优秀的品质,是聪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明确这点,那么在接下来这一学年里,我们初三英语学科就要立足于基本词汇、句型和语法,提升一些基本做题技巧;多多关注临界生,规范中等、中等偏上学生的答题,只有规范答题,心细手稳,才能取得高分。尤其是狠抓书写,突破阅读大关。
其次,重视新课标的学习研究。
2022年出版的新课标是命题的关键导向,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教学的“灯塔”。我们只有反复学习研究,才能将平日的“教什么”等同于“考什么”,同时在明白“怎么考”的基础上,使得教学尤其是后面的总复习取得高效,从而取得满意的成绩。
有关新课标,专家也指出新课标尤其强调:要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要落实命题的真实情境;要落实命题的综合性,不仅要进行大单元的建构而且也要进行跨学科主题式活动。
第三,学到了一些命题的原则和技巧。
说实在的,从教三十几年,我也出过大大小小近百分试卷,对于一些命题的基本原则还是知道的,但是,这一次因为能与来自一线的命题专家面对面交流,还是学到了许多。比如,有关完型,之前我在设题时,我是会关注十道题中需要以考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在挖洞时,我也有注意首句不能挖,一个句子(从句)不能出现两个洞。但是,这次,专家直接让我们现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题。通过现场活动,让我们领悟:必须抓住这篇励志文章的中心点(在最后一段),从这篇文章的主题出发,以“what—how--why”为故事发展的主线,去推敲抓住故事发展起伏的关键词,然后用这些关键词设题设题。在设题时,还要注意其它两个选线的设置,不能是错误的,或者是无效干扰的。对于这两点,都是我平日没有注意到的。当然,如果在平日教学中,我们对文本的分析也是要这种方式,教会学生用这种方式看完型,那么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就会大大提高。
当然,针对每一个中考题型,来之福州的林老师和厦门的程老师,都结合自己多年的出卷经验,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命题原则。同时,对于平日教学和中考如何有效复习也分享了他们的一些做法。比如,厦门的程老师就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校本作业。这个校本作业,不仅含有听说练习评价,而且还有针对基础年段的基础作业,比如巩固语法的句型转化;一天两篇的语篇阅读训练;另外还突出话题作文的三个分层。尤其是中层的作文,是在课文例句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拓展。来之福州的林老师分享了自己带领的集备组如何制定详细的学期计划和周计划,如何将课文话题进行分块整合进行复习。尤其是面对中等生以下的同学,他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等一些做法。
总之,本次的外出学习仅仅是初三教学的一个开始,今后这一年,我将和初三全体英语老师群策群力做好英语教学工作。当然,在开学初,我也会在本组中进行更加详细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