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拖着夏天的裙尾,悄然而至。金桂飘香的季节,全校师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11月2日,水头三小中段语文教研组第三次集体备课活动在校教研活动室如期展开。
本次活动分两个环节展开,首先是教研组常规练字,老师们一笔一画认真书写着,成为秋天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习字环节结束后,首先由主备温安妮老师就三年级上册课文《海滨小城》一课的教学设计,从本班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学情,阐述她的备课思路。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温老师试图抓住“关键句”进行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习作。
随后,与会老师纷纷提出自己的思路与看法。教科室卢孟涵主任提出,本课作为本单元首篇教学课文,教师应该注重单元页的教学,可以在导读页中圈一圈、划一划,加深了解;再者,老师们应该注重课堂作业本课内化,比如本课作业本的第三题的思维导图,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梳理本课内容。此外,课后习题中的“景象”是一个组合,我们该如何解决?是否可以分解课文插图,然后在相应的段落中展示。林丽卿老师提到“关键句”不一定都出现在段落的第一句,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但本课的关键句都出现在首句,教师应做好引导,也可以联结以前学过的课文,或是学生的习作对“关键句”进行巩固。
“双减”之下,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势在必行,而改革作业管理机制成为重要切入点。集体备课环节结束后,卢孟涵主任为老师们划重点,解读“双减”政策下,如何把握作业的育人导向,遵循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根据学科、学情、学段等实际,精准射击作业,合理确定作业数量。
为了让课堂能真正高效,学生能真正学有所获,老师们在组内精心设计教学案,反复打磨,不断推翻教学设计重来,组内老师群策群力。准确把握语文要素,明确课堂靶向任务,我们将共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