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亚艺术展中的中国文化滋养

标签:
卡地亚的中国文化滋养奢侈品展览中国风上海博物馆东馆 |
分类: 艺术 |
周一去看了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卡地亚的艺术魔力”“满庭芳菲”展。
对于奢侈品展览,我想看到的是“不可能的物“。
鳄鱼项链,卡地亚巴黎1975年特别订制
这个展览让我看到了不断创新的物(法国珠宝),更惊喜于咱中国古代美物给卡地亚提供的文化滋养。
“满庭芳菲“展有六个部分组成,可以说是六个主题吧。
第一个主题:荣耀图腾,展出的是美好时代时的一些花环风格以及卡地亚的猎豹作品。那时卡地亚还是非常新艺术风的,试图以珠宝形式仿制自然风物。
譬如有“冠冕“1907,”三角胸衣胸针“(1907),长得像猫头鹰,还有巴提亚拉项链,1928,就是那条给印度人打造得有四层然后好多钻石得大链子;当然猎豹胸针虽然是1949年推出的,但是一经推出就备受欢迎。
在这个版块,我看到了几件国内博物馆的馆藏,我以为是卡地亚的,实际上是咱老祖宗留下的,一件是“镶宝石金冠饰“是内蒙古博物馆藏得,汉代的东西,美、细腻,是我们汉代的”花环风格“,比起美好时代,早了2K多年;还有另一件是西汉的”豹形铜镇“,就是镇纸,这是一对,色彩依然很亮,豹纹毕现,头上还点缀了一个红宝石,还是一对。西汉的哦,惊到我了。
插屏式座钟1926灵感显然来自中国
第二个主题叫“万物有灵“,这个版块里,简直是另一股浓烈的”中国风“。
在这股20世纪20年代的“东风西渐“里,我看到了好多被激活唤醒的像是卡地亚。譬如,有一只化妆盒,像是放香烟又像是放口红的,黑底镶角,盒子表面上是用珠宝做的中国花瓶;这个作品名叫”中国花瓶化妆盒“1928,还有一只1925年的”中式风格台式烟盒“,烟盒表面是两男两女庭院约会的场景。
“铜钱式翡翠腰带“1930可是太中国了,估计卡地亚也是做来实验一下,不会真有欧洲人戴吧。
插屏式座钟1926,早就成为卡地亚典藏,其形制与在此次展览中看到的“点翠插屏“简直如出一辙,也太致敬了吧。话说,我是第一次看到咱大清时的点翠插屏(1644-1911),仔细一看,可不,这是从故宫博物院借来的。
这个板块里还看到了螺钿漆案,也是清代的好东西,藏于瑞士鲍氏东方艺术馆,其英文翻译好玩:Mother-of -pearl inlaid lacquer table .
这个展区里的中国风卡地亚和上博、故宫的东西比较集中,仔细瞅瞅,就发现,这展来得很值,看到了即便去故宫也看不到的好东西。
第三个版块叫“创意无垠“
主要展示ART DECO 时代,1920年代,卡地亚做的创意作品。比如,现在看起来比较几何风的吊坠胸针,一个长方形框架里有一颗菱形蓝宝石的胸针,还有1924年推出的,圣甲虫胸针——话说这个圣甲虫怪可爱的。这个阶段,卡地亚推出了不少印度风格的珠宝,如1928年的一条印度风格项链,看起来做工也非常复杂,估计是当时印度贵族订制的。
第四个版块叫“世间惊鸿“
在这个版块里,有我早就对其故事熟稔有加的贞·杜桑的“笼中鸟“和”自由鸟“胸针,这种创意见证了二战时法国的命运,而且还做得那么美,小巧精致,充满情感。
这个版块里,弹眼落睛的作品很多,譬如给玛利亚菲利克斯打造的鳄鱼项链(1975),格蕾丝凯利德红宝石钻石冠冕1955,黛丝法罗斯1936年定制的HINDU necklace,温莎公爵夫妇1947年定制的Bib necklace.
第五、六版块分别叫“繁华一瓢“和”永恒法度“
前者附上了设计手稿,后者展示了卡地亚的钟表工艺。
这个展览里面还有蔡国强的展陈融合cAITM合成的倪瓒山水风格以及中国庭院的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