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报讯(记者 王燕 张黎娜)记者今天从省卫计委获悉,我省日前出台《陕西省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2017年,我省继续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 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br> 实施方案的出台,旨在加快实施全省综合医改试点工作,进一步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促进分级诊疗和全科医生制度落实。<br> 按照意见,从2016年起,在全省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签约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到2016 年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1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2017年,继续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 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底,争取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体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br> 根据意见,现阶段家庭医生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资质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等。<br> 签约服务原则上以家庭医生团队的方式提供。家庭医生团队主要由家庭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鼓励组合式签约,加强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接,可引导居民或家庭在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同时,自愿选择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三级医院,建立“1 1 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在组合之内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就医机构,并逐步过渡到基层首诊;在组合之外就诊应当通过家庭医生转诊 。<br>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免费服务包和付费服务包方式提供。免费服务包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成,付费服务包包括基本医疗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每位居民同期只能选择1个团队,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多人同时签约时应选择同一团队。<br> 现阶段,签约服务先从医疗和长期护理照顾需求迫切的部分重点人群开始,主要覆盖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脑中风康复期、腰椎颈椎退行性疾病等)、精神病在家康复者、晚期肿瘤维持治疗的患者、长期卧床者以及其他有签约服务需求的居民。<br> 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长期服药的签约慢病患者,家庭医生可一次开具治疗性药物1-2个月的药量,并实行零差率销售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和健康信息收集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