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奖大学生的利弊

(2013-04-08 20:46:06)

 

    重奖大学新生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已经屡见不鲜了,有人认为重奖大学新生能够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利于他们的发展。也有人认为不符合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学生,有悖于公平原则。

   首先,我觉得重奖大学新生有利也有弊。

   从正面来看,是一种激励机制。对于大学新生自身而言,荣获重奖不仅是其学业优异的标志,更是对其能力的肯定。冯梦龙有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当大学新生来到一个崭新的舞台上,更需要得到激励和肯定,而重奖则是激励大学新生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而没有得当奖励新生就应该看到,自己于获奖同学的不足,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来提高自己

    而且,近年来日益高涨的大学费用给不少大学生造成了压力,对于那些品学兼优而家境困难的大学新生而言,能获得重奖无疑是雪中送炭。
    第三,对于学校而言,重奖大学新生这一政策最大的好处就是吸引人才,引导学生间的良性竞争,教育学生重视学业等。中山大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大对第一志愿考入他们学校的新生奖励四万元左右的奖学金。这足以表明重奖大学新生是有很大的益处的。
   而另一方面,重奖大学新生也有弊端。

   首先,看重分数的意识在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心中进一步加强,这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重奖大学新生的标准主要是以分数来划定,考生的分数够高就能上好的大学,就能得到奖励,这无疑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也不可避免的促使学生一味的追求高分数,成为分数的傀儡。这与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思想是违背的。

   其次,重奖下会产生一定的不公平的想象。也以中山大学为例,某考生以600分的成绩第一志愿考入中山大学,得到了四万元的奖励,而另一位同学650分,却因为是第二志愿而没有得到奖励,这对后者就是一种不公平。而且教育经费是公共的,是有限的,应该用来改善教育设施,提高师资力量,如果一味的用来奖励个别优秀的大学生新生,这对其他同学来说也是不同平的。

    同时,还会造成两级分化的现象加重。据新浪网显示,两成学生认为重奖新生会给自己动力,三成学生认为会不自觉的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十多二十岁的青年心智还不够成熟,这种做法会让优秀的同学得到奖励之后更加努力,更加优秀,而差的学生或许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而破罐破摔,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