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味与金钱无关

(2011-03-15 16:30:21)
标签:

杂谈

 

http://s16/middle/75c5b492g9e93d315d00f&690

为何会用此命题?就是希望身边每个好友,无论朋友、同事、同仁抑或身边的有缘人都是个有品位的人。很多人说拥有品味谈何容易,我还在为三餐奔波,为家庭劳苦,品味只是有钱人的事,与我无关。David 你今天有房有车三餐无忧,明显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和我们来谈品味,这不是对工薪阶层的嘲讽吗?因此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品味?等我有了钱再说吧。

今年1月下旬,在巴黎,我去了香榭丽舍的LV总店。看到了身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非常难堪的一幕:香榭丽舍的总店应该是LV全球最大的旗舰店之一了,何况是在法国如此优雅的国度。在我原本头脑中勾画出的应该是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清静而有格调的殿堂布置,但当我踏进一楼大厅时却看到了令身为中国人都非常尴尬、羞愧的一幕。有7-8位来自中国某个省份的中年人,操着浓重的地方方言在店里大声喧哗,谈笑风生。与之对应的是LV的店员、客人纷纷走避不及,LV的店员更是被他们吓得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更滑稽的是其中一位肥胖的中年妇女,脚登一双H打头的顶级凉鞋,露出鲜红的脚趾,一双猪蹄似的脚上猩红指甲中还藏着黑黑的脚垢。她用一根来自于中国的麻绳系住她那大约5岁的滑稽男孩。为何称之为滑稽?因为这个男孩里3层外3层穿着农妇编制的厚厚棉袄和内层麻衣,头上还留着个小长辫,但外罩却是LV刚刚上市的经典格子款的boy jacket,腮边两块特有的太阳红让人忍俊不住,却又滑稽无比。他那非常高傲的,胖墩墩的中年母亲,不停地用麻绳吆喝着她那一样肥胖的儿子,一抽一打,嘴里还伴随着发出“得溜——”的声音。LV法式的沙发上充斥着一行7-8人的战利品从衣服到鞋子、皮包、帽子。。。光皮包就买了10多个。因为这出位的表演,偌大的香榭丽店里只剩下了这批客户,活生生的上演了一出无知者无谓,爆发者狂的闹剧。

同样的一幕,我在二月去北海道泡温泉时离奇地重现。二月,我在北海道一家名为仙境的北海道酒店,当时室外风雨中金汤之泉,即所谓国人讲的室外温泉。三三两两的当地居民都惬意地享受着温泉清风、静竹、梅花的丝丝美景。突然,来了两位带着黑框眼镜,操着内地方言的国内同胞。从他们的对话和发型,我大约知道这两位可能是来自内地某省的处局级干部,针对北海道进行某项考察。说时迟那是快,这两位仁兄突然拿出两个便携式卡片机互相对拍并嬉笑打闹。虽然两位外观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童心未泯。一边拍水嘻戏,一边拍摄入镜。满浴室的日本人围着浴巾夺命而逃,谁也不想自己的裸体暴露在他们的镜头之中。当时我真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羞愧,火爆脾气飙升,当即围了条白浴巾,操起一根搅池水的木棍,一边大骂一边把这两人赶了出去。这两位可能从未见过如此阵势,一路落荒而逃了。以上两件事都发生在国人富起来以后,以这两件事为小序继而谈谈金钱和品位的关系。

“品位”一词出自战国的《礼记*少仪》,现多指格调之意。我对品位的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的服饰、装扮、生活有自己独特的要求,所谓自成一派,江南土语——这个人很“格式”。就现在来看原来的贬义词也可阐化为品位。

 小时候,我最崇敬两个人:一个是我的父亲,一个是苏北话中干爸爸。我的父亲,家境出生极其凄苦。幼年丧父,兄弟三人仅靠老母为人缝洗衣服为生,家境贫寒可谓是一贫如洗。我印象中的祖母,是一个讲话干脆利落,性格倔强的老太太(我门镇江将祖母称为太太)。我的太太瘦小而干练,梳着旧时妇女一个整整齐齐的发鬏,常常穿着一件青布对襟短衫,走起路来总是让人感觉风风火火的。太太是以爱干净出名的,满身找不到一个油星和污点。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这大概就是那个时候的品位吧。

我的父亲名叫高岚。这个名字是他自己起的,当然他的本名原叫高连喜,因为在那个年代他就觉得很俗,所以很“格式”地改为了高岚。就像我的干爸爸也是自己改名叫做冷梅轩一样。光从这两个名字,读者可以想象一下这两个男人是不是很“格式”?就算以现在的审美标准来看,我的父亲都是一等一的美男子——鼻直口方,唇红齿白,长穿一身黑妮子的青年装,儒雅而又俊朗。

我的干爸爸,出生于古玩世家,三代经营古董玉器。干爸爸长的仙风道骨,秀眉薄唇,能言善辩,即使在文革时代也常着一身青布长衫,风度翩翩(虽然后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青海农场)。

我父亲和我干爹的时代,都是物资极其匮乏的时代,他们能在清贫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格调,维持自己干净、整洁、清白的特点,其实这就是今天说的所谓品位。品位不是奢侈品的代名词,更不是宝马、洋房所能包装的。骨子里的品位正如那寒冬盛开的梅花,出淤泥而不染地莲荷,是一个人独特魅力的写照。

以此为点,让我们因为有品,而在生活中增加更多的趣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印象日本
后一篇:日本人的素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