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浅谈紫砂一厂黑芯土

(2019-06-19 12:39:28)
标签:

转载

分类: 紫砂与茶
原文地址:浅谈紫砂一厂黑芯土作者:不来电
1983 -1986年宜兴一厂的紫泥特色是胎体密布黑砂点与黄色颗粒,为了便于区分,被台湾人称为“甲子泥”,甲子泥也被称为“黑芯土”。

根据了解,由于70年代末以前一厂使用量最大、最常见的泥之一就是原矿清水泥(泥中带黄颗粒),被认为泥感不够沉稳,不能适应名家的制壶需求,同时为改善泥料的成型性能(适应用模),因此一厂开始研制拼配泥料,就是后来的黑芯土(甲子泥)。
此种泥开始一厂是试着推出,但经实用后反映很好,泥的质感好,泡养变化大,所以在83-85年间大量用于商品壶,也包括名家用壶!
86年后一厂还在拼配泥料,但不知为何甲子泥已拼配不出原来的味道,再到后来大量使用的就是拼紫泥(当然还有红泥等其它泥种)

所以后来的拼紫泥和黑芯土(甲子泥)不是一样的,但都是拼配泥料。

[转载]浅谈紫砂一厂黑芯土


因是拼配泥,黑芯土在泥料微距中可见黄黑颗粒,有人认为可能是清水泥(70末的本身带黄颗粒)加黑铁砂拼的,理由是那时一厂仅在配墨绿泥时用进口化料,其余的泥都是用紫砂原矿拼配的,黑颗粒只有早期原矿黑铁砂中才有。

因为黑芯土泥料的以上特殊历史原因,因此对由此泥料所制的壶,有很明显的时段特征,为此类早期壶定年代留下铁证,所以若干年后看到此种泥料的壶便可确知壶的年代。

“甲子泥”并没有什么神奇,它也就是一种比较早期的用料,若真要说有什么好,大概就只有“纯”砂性可以提出来说说嘴罢!此种泥料看似光滑,实际上用手抚摸可以感觉到胎体表面像细砂纸般的砂砾感。

可能是因为“甲子泥”调入了“原矿黑铁砂”,这个“原矿黑铁砂”经过了高温窑烧熔入砂体,因而形成了所谓的“二价铁”,所以泡茶的时候中和了茶叶里的鞣酸,使得茶汤的香气,涩感降低,柔顺度提高。而“甲子泥”的保温效果相较其他泥料也来的久,似乎注定了就是适合专门用来泡普洱熟茶的?

是以,用“甲子泥”的壶在冲泡茶过程中,胎体表面吸收茶汤的速度较快,茶气氤氲缭绕在壶体上的那种感觉,似乎泡出来的茶也会更加的好喝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