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两天,一句“你再zhao一下试试?”的河南话火爆了网络。不过事情的由来,却比较荒唐和奇葩...
首先,事情的起因是上海的澎湃新闻前天报道了一则大新闻,宣称在河南郑州发生了一起强拆案,然后现场的一名警察可能是看到有人在拍警察,于是就上前摁住了一名疑似在拍照的男子,并怒吼:“你再照一下试试?”(可在微博上搜索下面这段视频)
于是,这则顶着“河南学校遭强拆,学生疑拍警察铐人时被摁头”这么一个大标题的新闻,很快就刷爆了网络,并引起其他媒体纷纷转发。其中北京某报的相关微博就获得了3000多条转发和近9000条评论。
另外,还有因为这则媒体报道并没有交代警察因何去了拆迁现场,结果这也引起一些网友的误解,以为警察是去帮助强拆方“欺压”被强拆的学校的...
然而,就在不少网友都在因为媒体的报道而骂警察的时候,也有一些来自河南本地的网友却冷静地指出了视频中的“蹊跷之处”:
1、既然媒体说警察可能是因为被那个白衣男子拍照才与他发生肢体冲突,可为什么视频中几乎看不到那个男子手上持有手机或其他录像器材?而且那个白衣男子身边其实也有一个女生一直在拿手机拍摄警察,可为啥警察没有冲她去?
▲从视频的这一部分可以看到现场拍照这位警察的人不止一人,可这位警察并没有对她们进行阻拦,而是偏偏在对一个手上并没有任何手机或拍照器材的白衣男子发火
2、更重要的是,警察当时对男子喊的是“你在zhao[一声]一下试试?”,而不是澎湃等媒体所写的“照[zhao,四声]”。而在河南话中,“zhao[一声] ”又有“碰”的意思,所以事情恐怕是因为那个白衣男子对警车做了什么,才引起了那位民警的不满吧?
而且视频中也确实可以听到先是车子发出了一些声音,然后警察才立刻就火了。
▲从上面这张截图中也可以注意到警察在对白衣男子发火时,右手指向的是警车的方向
3、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警察对那名白衣男子喊出“你再zhao一下试试?”后,男子也曾回嘴挑衅,说我就zhao,而且他说的这个zhao也是“一声”而不是“四声”。
因此,这些比较冷静的网友认为,这件事恐怕并不是媒体所描述的警察在阻拦拍照,而更像是警察在阻止挑衅或是干涉执法。——而且,这些网友还质疑报道此事的媒体说:虽然你们在报道中用了“疑似”,可既然事实存疑,为什么却刻意在标题中突出这存疑的部分呢?莫非是因为这个看似“警察阻拦拍照”的场景,正好可以和最近公安部的规定形成一种矛盾,形成一种可以用来发酵和炒作的噱头,所以即便事实存疑,也要放在标题刻意突出?
而就在前晚,当天出警的河南郑州须水派出所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份官方回应,并获得了郑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的转发。
这份声明不仅直接否定了澎湃新闻等媒体抛出的“警察涉嫌阻挠拍摄”的说法,更证实了那些比较冷静谨慎的河南本地网友的分析:那名白衣男子根本不是因为拍摄而引起警察不满,而是因为他擅自关闭警车车门,阻碍警方带走一名嫌疑人,而且面对警察的斥责还回嘴挑衅,结果才被警方摁头要将他制服。
而且,这份通报也讲清了为何警方会出现在现场的原因:拆迁方与被拆迁的学校发生冲突和斗殴,其中拆迁方一名司机被打成重伤。——甚至于网上那段视频中那个挑衅警方的白衣男子,其实也是把司机打伤的肇事者之一...
至此,此事中围绕“警察阻挠公民拍摄监督”,乃至宣称警察是去“帮忙强拆”的不实说法,可以说是真相大白了。可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前晚18:28当地警方就在微博中发布了这一调查结果。可直到今天中午,所有昨天参与转发了那则“警察涉嫌阻挠公民拍照”的报道的媒体和帐号,几乎没有一个转发了这则后续信息的。
甚至于在前天11:00左右我们@环球时报
的微博转发这则警方的信息时,这则警方通报只有可怜的60多个转发,与媒体此前宣称“警察涉嫌阻挠公民拍照”而获得了数千转发,形成一种令人极为尴尬的“鲜明反差”...
▲这是昨天下午6点30分的媒体此前有误差的报道的转发评论数,与当地警方澄清信息的转发评论数的对比。目前警方通报的转发数的增高,是因为@环球时报 的介入,才引发了一连串后续转发
对此,关注到此事的北京市公安局的官方微博@平安北京 也无奈地吐槽说:“习惯了...”
可问题是,“一个谎话说一千遍,也就成了真相”。于是,当对于警察的不实报道乃至歪曲一次次地被媒体“积极地”扩散;而澄清的信息媒体们却一次次地装看不见时,警察就这样背上了很多本不该他们背负的恶名。
比如目前,由于当初报道这则新闻和积极传播这则新闻的媒体与帐号都没有转发警方的澄清,也没有更正他们之前的报道与造成误导的新闻标题,结果网上仍有不少网友还在以为警察就是在阻挠拍摄,更有甚至居然跑到警方发布的澄清通报下,在大量明显的证据面前仍然非常“不顾自己智商”地宣称是警察在造谣,说媒体说的才是真相....
而我们@环球时报 的微博帐号也因为积极澄清此事的真相,反而遭到了辱骂,似乎在那些骂我们的人看来,真相只能是【警察是“土匪”】。
我不清楚这类认为【“只有警察是混蛋”才是真相】的人到底在网上占多少比例,我也不指望这些偏执的人可以认识到他们的荒唐。可如果我们的媒体是为了挑动这些人的情绪,制造争议,才把不清楚的事实拿出来放在标题上,那么对于媒体来说,这无疑是极为可悲的一件事。
▲某报在事实尚未清楚的时候就急着出来义正言辞地发表评论,不久后又发布了辟谣微博自己“打脸”了。奉劝以后时评人写文章时还是要先搞清事实……
最后,也希望大家都能记住那句河南的那个“zhao(一声)”字,省得以后河南警察再对那些阻碍执法、挑衅警方的人出手时,被旁人硬说成是在“阻挠拍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