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下图这位姑娘,名叫全安琪,是一位美籍华人。她14岁时从中国北京移民到了美国,之后很快融入了美国文化。这一点我们从她照片中“露齿”的笑容就可以看出。
不过,最近关于这位姑娘的一则新闻,却在中国的网络上引起了激辩:事情的起因是她不久前被美国密歇根州评为了“密歇根州小姐”,并将代表该州去角逐“美国小姐”(Miss America)的头衔。可她在颁奖典礼上的一组照片,经过国内媒体报道后,却引发了一群网民乃至个别媒体“辣眼睛”的嘲笑。
他们的理由是:“长这么丑还能选美?”
可是,耿直哥经过一番调查后,却发现很多人都误解了美国这个所谓“选美”的性质。
在多数国人的眼中,我们所认识的“选美”第一印象就是要选身材好、脸蛋漂亮的人。所以如果用这种标准来看,那么这位名叫全安琪的姑娘确实排不上号...
▲图为2013年韩国选美一场比赛,其中几位参赛者几乎长得都一模一样...
美国其实也有只看脸蛋的选美,比如如今的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搞的Miss
USA(USA小姐)选美,其中泳装部分就占了比赛中最重要的部分。
可是,全安琪参加的选美比赛是Miss America(美国小姐)。这不仅是一个有着95年历史的美国传统选美竞赛,更重要的是,Miss
America宣传的不是只看身材和脸蛋的“美”,而是通过参赛选手的综合才艺和知识水平来选择优胜者。
一位曾经参加过这一比赛的美国姑娘就曾撰文介绍说,在Miss
America的比赛中,外貌部分只占评分的25%,剩下的40%是口才和观点,35%给的则是对于修炼自己才能的勤奋程度与毅力。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 Miss
America还是一个“奖学金项目”,用来资助那些优秀的美国年轻女性走向自己人生事业的成功。
视频:http://v.qq.com/x/page/p03173ojzq4.html
相信这下大家应该就明白为什么她能赢得今年Miss America在密歇根州赛区的“密歇根小姐”的头衔了:因为这个美国老牌选美比赛中对于“美丽”的定义,并不仅仅只是脸蛋和身材,甚至脸蛋和身材都是次要的。
▲与全安琪同场竞技的姑娘们也并非以外貌见长。
另外,这位全安琪姑娘,其实也有点倒霉。因为这位姑娘平时在生活中长的是这个样子:
只不过,在她获得“密歇根小姐”的颁奖典礼上,由于这类竞赛的传统是在舞台上要化“浓妆”,再加上摄影师拍摄下的都是她获奖瞬间非常【真情流露】的那种“难以置信”和“惊喜”的神情,所以当那些照片呈现在中国网民的眼前时,不少网民才得出了她很“丑”的认识,又因为不了解那项选美比赛的实质,进而又开始嘲笑她乃至美国人的审美观....
另一方面,耿直哥觉得Miss
America这种更看重女性的气质、能力的选美比赛,也确实挺值得我们中国学习和引进的。
而且实际上,Miss America这种模式的选美竞赛之所以在美国有很大的市场,也体现出了美国社会在对于女性“美丽”的定义上,确实更加多元丰富。
▲图为2013年时获得“密歇根小姐”头衔的选手,这个头衔也就是今年全安琪获得的那个
不过,美国社会对于女性“美丽”的多元与丰富的认识,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与这些国家长期的女权运动不无关系。这些运动带来的一个重要改变,就是削弱了男性对于女性“美丽”定义的绝对掌控,将更为独立女性的视角也带入到对于女性“美丽”的定义中去。因此,女性是否“独立”与“自信”,是否有才能,才会越发在美国社会被视为与有好身材和好脸蛋同等重要的“审美”元素。
美国极为成功的电视剧《傲骨贤妻》(The Good
Wife)就是一个经典案例。那部剧的主角并不是一个年轻、身材很瘦、皮肤光滑,并且脸蛋很清纯的女性,而是一位中年职场女性。这一切都与中国各种都市剧荧幕上苗条、年轻、脸蛋也很漂亮的女主角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可这部电视剧却在美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主角更是被很多美国女性视为“美丽”的偶像——甚至一些大洋彼岸的中国女性在看到这部剧后,也觉得这才应该是“美丽女性”的形象。
而且这些《傲骨贤妻》的中国女粉丝,还会吐槽为何中国没有这么一部反映真正的中年职场女性的电视题材。甚至她们还会质问,为什么我们中国优秀的中年女演员,只能不断地在都市剧中扮演“婆婆”的形象,与“妻子”们一起围着“男人”转,却没有一个独立的、自信的职场女性的形象可以给她们去塑造....
所以,还是让我们收起我们对那位华裔姑娘的嘲笑,多从她所参加的这项选美比赛中学习一些美国社会中对于女性的认知相对进步的“价值观”吧。一个健康的社会,对于女性的“美”的认识和定义,应该是更加多元的、丰富的。因为只有那样,不同特点的女性才都能得到公平的发展,实现自己的理想。
今天,也许我们对于“什么是美”还有各种分歧,但是确定的是,要评价一个完整的人是否达到美的境界,仅仅拥有一张“蛇精”脸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