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欧洲病夫”轮到谁了?想不到吧,最新的“帽子”戴到了芬兰头上。芬兰财长亚历山大·斯图布就这么哀怨地形容自己的国家为“欧洲病夫”——欧盟内除去债务缠身的希腊,芬兰已经连续3年遭受经济萎缩的折磨了,预估2015年经济增长率为零。芬兰沦为“欧洲病夫”要怪谁?芬兰财长认为“要怪已故苹果公司创办人乔布斯夺走了工作饭碗”,因为苹果的崛起,导致全球手机霸主的诺基亚帝国走向灭亡,诺基亚可是芬兰人引以为豪的一大传奇。
芬兰人为什么不爽?有一个关于诺基亚与苹果前世今生的经典故事是这样子的:苹果iPhone刚推出时,诺基亚工程师们对其进行了全面测试并得出结论——“这部手机一点都不坚固,一定没有未来……”这个故事在IT界相当流行,以至于人们常常把诺基亚的衰败和苹果的崛起连在一起。
先来看看诺基亚帝国的辉煌与殒落吧:
1865年,诺基亚从芬兰起家,开始造纸行业,之后做橡胶轮胎,战后发展卫生纸与电视机产业,最后进入网路电信产业。可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诺基亚面临生死关头——陷入几乎破产、CEO自杀的命运,最后依靠“功臣”董事长欧里拉大刀阔斧地卖掉与手机无关的事业,才得以存活。欧里拉不只一次对外强调:“芬兰人就是在寒冷的环境中成长,我们必须让自己不断适应以求生存。”
没想到,“芬兰传奇”随后开始随风飘散……
诺基亚进入“加速坠落期”,只是时间而已。《哈佛商业评论》这样评说:“差的创造、自满、过度成功后的弊病”。因为太大,所以诺基亚无法应变,来不及推出智能手机,在高阶市场被苹果的iPhone占据,低价市场被中国的山寨手机侵蚀,最终放弃手机业务,2013年9月将手机业务和一箩筐专利作价54.4亿欧元卖给了微软。从此,全球第一的宝座没有了,芬兰第一大公司也没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2000年,诺基亚的市值是苹果的24倍,2008年市值被苹果超越,2011年市值仅为苹果的7%。
▲被诺基亚关闭的芬兰Salo镇生产工厂有报道说,“杀死”诺基亚的另有其人,不仅有苹果,还有崛起的三星——诺基亚在软件应用上比不过苹果,在终端的价格又比不上三星。2009年,安卓手机只有1.6%的市场份额,到2013年底,这个数字魔术般地变成了80%——同一时间里,诺基亚的份额从近40%衰落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苹果一支iPhone赚258美元时,诺基亚却只剩10美元。
▲资料图:芬兰赫尔辛基
“低迷的经济,仍在攀高的失业率,以及不断上升的财政赤字都在困扰着芬兰经济。继2014年标准普尔将芬兰的信用评级下调为AA ,去年年底穆迪和惠誉两家评级机构又将其评级展望降至负面……” “病夫”的想法甚至越来越离经叛道,一些芬兰人甚至考虑“退出欧元区,重新发行芬兰马克,获得自己利率的控制权,国家经济就可以好转”,他们还拿不在欧元区内的邻国瑞典来做例子:“2008年以来,瑞典经济增长了8%,而我们却缩水了6%。”
中业君想,这正应了中国的老话——“30年河东,30年河西”,哪个国家哪个企业都逃不过盛衰兴替,芬兰人也不要老纠结哀怨了。说不定哪天,“欧洲病夫”的帽子又戴到了谁的头上呢。
“欧洲病夫”,曾是奥斯曼帝国晚期时的别称,内忧外患使它完全失去了昔日帝国的光环。到了20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英法俄奥意等加紧争夺和瓜分了帝国在欧、非、西亚的大部分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参加同盟国作战失败后,其领土仅保有土耳其本部,沦为半殖民地,果真被西方的殖民者称为“西亚病夫”,也称为“欧洲病夫”。
后来,“欧洲病夫”的“帽子”动不动就被戴到经济衰退的欧洲国家头上,德国、法国、意大利……最近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都轮流戴过。19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德国经常被称为“欧洲病夫”,经济增长几乎陷于停滞,失业率高居不下;但10多年后,德国一跃成为欧洲火车头。2014年初,美国为了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连续刊登《法国的衰落(沦陷)》、《法国从高卢雄鸡到掩头鸵鸟》等文章,把法国描述成“欧洲病夫”、“故步自封且拒绝繁荣”的国家,声称法国“失业率飙升,增长乏力、商界不满、生产率低下、税率高企”,唱衰法国……
▲2014年,美媒《新闻周刊》唱衰法国 “欧洲病夫”论引美法媒体大战
图片 /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