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大年初五“财”这个字最受欢迎

标签:
转载 |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有一种叫做“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人生在世,时时离不开这个字,但在书法字典里,这个字并不多,也许是书家们嫌弃其中泛滥的铜臭味儿?
其实相对“钱”而言,“财”真的好看多了,因为拆开来看,钱的一半和贱一样,而财的一半是才。当然,如果眼里都是钱啊财的,两个字加一起,就真的是“贱”了。
所以我们老百姓,只在大年初五这天肆无忌惮地迎财神,把对物质的美好向往集中在这一天,福气到了,运气到了,财神再到,这小日子就完美了。
我们来看看,书法史上为数不多的财——
乙瑛碑把这个字演绎得极其厚重、开张,因为这块碑的内容就是向上级请示专项资金的。
西狭颂的“财”,右边写成了七十,这块碑苍老遒劲,说明养老金很丰厚啊。
柳公权、欧阳询的“财”都被颜真卿写了,鲁公大笔一挥,真的财源广进了。
赵孟畹摹安啤弊肿詈笠槐手皇乔崆嵋坏悖魑笏位适液笠幔笤某璩迹鞘咏鹎绶嗤谅穑
启功先生不差钱,但对钱财没什么概念,他把才华看得比钱重要,所以你看,这俩字里面,才总是狠狠踢上贝一脚。
王羲之字的姿态摇曳多姿,但“财”字却写得如此雷同,这说明他把这个字看得很重,还是看得很淡?
邓文原的“财”字,像一只鸡吃完米悠闲散步,吃饱喝足,身体康健就是最大的财富。
宋克的“财”字最为洒脱飘逸,因为他是个富二代,他在元末还自费招兵买马准备打天下,只是北上遇阻未能成行,于是明朝少了个诸侯,多了个大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