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班年段主题课程实施研讨(一)

(2022-06-13 15:27:07)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平阳县昆阳镇阳光幼儿园

项目名称

主题式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许振英

活动时间

2022226

活动地点

中三班活动室

活动主题

我的家乡

蔡际疆

参加对象

 班年段教师

申请学时

每人1学时,主讲人2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主题名称:

我的家乡

主题内容:

语言活动:我住××、点点回家、好邻居、我的家乡、外婆桥

社会活动:给社区里的××写一封信、家乡的特产

科学活动:捡拾垃圾、垃圾分类、城市和农村

艺术活动:我的社区、广场舞、家乡的桥、游公园(一)、游公园(二)

家乡的宝物、马兰谣

健康活动:玩滑板、拜访邻居、游家乡、玩转家乡

家园共育:

1.有意识地带孩子参观自己居住的社区(乡村),讨论和探索社区(乡村)的生活设施(如:便利超市、地图、路标等)。

2.有意识地带孩子到邻居家做客,了解自己的邻居。

3.出门时,帮助孩子指认家附近的标志建筑,可尝试从不同角度帮孩子识记回家的路。

4.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在生活中让孩子参与厨房垃圾、生活垃圾的分类整理工作,强化孩子的环保意识。

5.利用双休日,带孩子进行郊游活动或短途旅行一次,逛逛家乡的特色建筑,聊聊家乡的名人,向孩子介绍本地民间传说、土特产,了解家乡的风貌。

6.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的风景照片或图片,让孩子带到幼儿园里分享。

7.在家中,用方言给孩子念诵一些儿歌或俗语,增强孩子对家乡的认同感。

主题环境:

    1.创设我的家乡”墙饰:将师幼共同收集的家乡风景名胜图片及幼儿用点彩方式绘制的“美丽家乡”作品,组合拼贴布置成主题墙,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美丽风貌。

     2.创设““我爱社区”墙饰:将活动“我们的社区”的幼儿作品布置在主题墙上连成一个社区,并选取牙膏盒楼房、便利超市、小区地图等部分幼儿作品进行情境创设,让幼儿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

    3.设置“我为邻居做好事”报栏,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自己和邻居良好互动、为邻居做好事的照片或图画,粘贴在墙上。

4.将将幼儿设计的桥梁布置在展示区中,供幼儿欣赏,体验当小小设计师的乐趣。

区域环境创设:

1.快乐书吧:将幼儿搜集的有关家乡的图片装订成册投放到语言区,幼儿可以在语言区进行讲述活动“我的家乡”,自制“我的家乡”绘本。

投放信纸,鼓励幼儿更换感谢对象或书写内容进行创意书写,内容可包括“我给社区出主意”、“社区人员工作制度”等。投放《点点和多咪的信》,引导幼儿再次感知书信的格式和顺序,了解图画、符号和汉字的意义。

2.头脑风暴:可供放置小区简易立体模型的底座,如:桌面或大纸板等。鼓励有条件的家长带幼儿认识售楼处的楼盘沙盘,观察房屋、道路、绿化等模型的特点。尝试对陆续自带的家乡特产进行分类,能说出分类的依据。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每天在固定时间记录家里产生的包装盒,并将记录下的包装盒根据材料不同进行分类及再利用。

3.心灵手巧:投放鞋盒、各种售楼广告单、绘画纸、剪刀、画笔、固体胶,供幼儿合作创作社区建筑,并用画和剪的方法制作建筑物、树木、道路等,装饰后将它们立体粘贴在鞋盒中。投放泥工材料,供幼儿自主塑造各种造型的桥梁。

4.角色区:投放藏族服装并准备《马兰谣》音乐,供幼儿进行表演。投放绘本中角色的头饰、简单的道具等,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让老师对在主题审议的实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意识到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是静态的、固定的框架,而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老师们将继续努力实践,让主题课程实施的过程真正成为“基于经验→拓展经验→提升经验”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幼儿的发展。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宋碧云

 中班年段主题课程实施研讨(一)

中班年段主题课程实施研讨(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