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年段主题课程实施研讨(一)
|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平阳县昆阳镇阳光幼儿园
|
项目名称 |
主题式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许振英 |
|
活动时间 |
2022年2月26日 |
活动地点 |
中三班活动室 |
|
活动主题 |
《我的家乡》 |
主 讲 人 |
蔡际疆 |
|
参加对象 |
|
申请学时 |
每人1学时,主讲人2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主题名称: 《我的家乡》 主题内容: 语言活动:我住××、点点回家、好邻居、我的家乡、外婆桥 社会活动:给社区里的××写一封信、家乡的特产 科学活动:捡拾垃圾、垃圾分类、城市和农村 艺术活动:我的社区、广场舞、家乡的桥、游公园(一)、游公园(二) 家乡的宝物、马兰谣 健康活动:玩滑板、拜访邻居、游家乡、玩转家乡 家园共育: 1.有意识地带孩子参观自己居住的社区(乡村),讨论和探索社区(乡村)的生活设施(如:便利超市、地图、路标等)。 2.有意识地带孩子到邻居家做客,了解自己的邻居。 3.出门时,帮助孩子指认家附近的标志建筑,可尝试从不同角度帮孩子识记回家的路。 4.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在生活中让孩子参与厨房垃圾、生活垃圾的分类整理工作,强化孩子的环保意识。 5.利用双休日,带孩子进行郊游活动或短途旅行一次,逛逛家乡的特色建筑,聊聊家乡的名人,向孩子介绍本地民间传说、土特产,了解家乡的风貌。 6.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的风景照片或图片,让孩子带到幼儿园里分享。 7.在家中,用方言给孩子念诵一些儿歌或俗语,增强孩子对家乡的认同感。 主题环境:
4.将将幼儿设计的桥梁布置在展示区中,供幼儿欣赏,体验当小小设计师的乐趣。 区域环境创设: 1.快乐书吧:将幼儿搜集的有关家乡的图片装订成册投放到语言区,幼儿可以在语言区进行讲述活动“我的家乡”,自制“我的家乡”绘本。 投放信纸,鼓励幼儿更换感谢对象或书写内容进行创意书写,内容可包括“我给社区出主意”、“社区人员工作制度”等。投放《点点和多咪的信》,引导幼儿再次感知书信的格式和顺序,了解图画、符号和汉字的意义。 2.头脑风暴:可供放置小区简易立体模型的底座,如:桌面或大纸板等。鼓励有条件的家长带幼儿认识售楼处的楼盘沙盘,观察房屋、道路、绿化等模型的特点。尝试对陆续自带的家乡特产进行分类,能说出分类的依据。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每天在固定时间记录家里产生的包装盒,并将记录下的包装盒根据材料不同进行分类及再利用。 3.心灵手巧:投放鞋盒、各种售楼广告单、绘画纸、剪刀、画笔、固体胶,供幼儿合作创作社区建筑,并用画和剪的方法制作建筑物、树木、道路等,装饰后将它们立体粘贴在鞋盒中。投放泥工材料,供幼儿自主塑造各种造型的桥梁。 4.角色区:投放藏族服装并准备《马兰谣》音乐,供幼儿进行表演。投放绘本中角色的头饰、简单的道具等,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让老师对在主题审议的实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意识到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是静态的、固定的框架,而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老师们将继续努力实践,让主题课程实施的过程真正成为“基于经验→拓展经验→提升经验”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幼儿的发展。 |
||
|
过程确认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