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四)大班语言活动:落叶
标签:
育儿 |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平阳县昆阳镇阳光幼儿园
|
项目名称 |
教研活动: 一人一课活动展示(四) |
项目负责人 |
曾海燕 |
|
活动时间 |
2014年10月28日 |
活动地点 |
大(1)班活动室 |
|
活动主题 |
大班语言活动:落叶 |
主 讲 人 |
陈挺挺 |
|
参加对象 |
主班教师(16人) |
申请学时 |
一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1.知道落叶是秋天典型的季节特征。 2.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描写的秋天落叶飘飘的优美意境,想象落叶与小动物之间和谐共处的温馨画面。 3.尝试根据散文诗的结构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1.挂图19号;《小朋友的书 秋天多美好》;磁带及录音机。 2.落叶一片、将挂图二中的动物形象剪下制作成教具。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落叶,讨论引出课题。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幼:秋天。 师:秋天到了,树叶宝宝会发生什么变化? 幼:有的树叶会变黄,会飘落。 师:那你们觉得这些美丽的树叶会飘到哪里去呢?(幼儿猜想各种小树叶可能飘落的地方。) 引出课题:树叶飘落的地方可真多,有一片树叶飘啊飘,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这首散文诗的名字叫《落叶》,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树叶都飘到哪里去了? 二、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1.教师出示挂图,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一遍,并在朗诵过程中加上动作。 师:散文诗听完了,你们知道这首散文诗的名字叫什么吗? 幼:落叶。 师:散文诗里说树叶都落到哪里去了? 幼: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背景图中给予幼儿标注。) 2.教师第二次朗诵散文诗,朗诵前提出倾听的要求。 师:现在老师再来念一遍散文诗,在老师念的时候请你们听一听有谁看见了,它是怎么过来的,把落叶当作了什么?(教师边朗诵边出示小虫、蚂蚁、小鱼、燕子四个形象的图片教具。) 幼: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小鱼游过来,藏在下面,把它当作雨伞;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 师:树叶落下来小燕子为什么说来信了? 幼:树叶落下来了就是在告诉小燕子秋天来了。 师:小燕子一看到落叶,就像看到写着秋天来到的信一样,所以小燕子会说来信了,那你们知道秋天来了燕子为什么会到南方去吗? 幼:因为南方比较暖和,小燕子喜欢住在暖和的地方。 师:对,小燕子喜欢住在暖和的地方,到了冬天就不会被冻死,等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小燕子还会飞回来的,那谁知道散文诗里为什么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催是什么意思? 幼:催就是叫小燕子快点去南方。 三、边听录音边欣赏《小朋友的书 秋天多美好》第24-25页“落叶”,跟读散文诗。 四、幼儿仿编。 1.教师提问:散文诗里的树叶落到了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树叶还会落到哪里呢?会被谁看见,怎么过来,把它当作什么呢? 2.幼儿讨论,仿编。 3.请个别幼儿将仿编的散文诗进行交流。 五、教师小结。 师:小朋友今天表现得真好,通过这首散文诗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季节的变化特征,同时也知道了季节的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就像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落下来离开树妈妈的怀抱;以及秋天到了,天气变凉了,小燕子就要飞到暖和的南方去过冬。 |
||
|
活动反思与 建议 |
秋天是多彩的季节,树叶们不约而同地换上了彩色的装束,微微泛黄的柳条、红红的枫叶、黄黄的银杏,装点着秋天的大地。在如此美妙的秋天里,带着孩子们与“秋天”亲密接触,把大自然的“痕迹”带进活动室真是无比惬意又富有教育价值。《纲要》中指出: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落叶》这首散文诗文虽短小,却充满趣味,又不乏优美的意境,动态感很强。幼儿散文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一种文学形式。一篇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 |
||
|
过程确认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