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宇
昨天下班回到家的时候,家里的门都关着。我有些纳闷:平时不都是打开的吗,怎么关的这么严实。赶紧打开门,看到瓜瓜从地上爬起来冲出去跑到邻居家去了。我还没搞清楚状况,瓜瓜奶奶在厨房炒菜,看到我回来了,就很无奈地说:“真的拿你儿子没办法,刚才静静他们在吃饭,他在那里,吃了菜,然后吐在他们沙发上了,我很生气,就把他抱回来,把门关上了。他就不肯一直在哭闹。”知道情况后,我没有去找瓜瓜。饭菜上桌了,我去叫瓜瓜吃饭。瓜瓜看到我就往后躲,“我不吃,我不吃。”等了他几分钟,瓜瓜还是不肯回来。后来爸爸把他抱回家,他开始大哭大闹不愿意吃饭,也不要妈妈吃饭。瓜瓜爸爸和奶奶很生气了。瓜瓜却闹的更厉害了。我想再呆着,估计不但吃不了饭,也少不了被挨揍。于是我拿了包,对瓜瓜说:妈妈带你出去走走。
一带他出门,然后用父母效能训练的积极聆听,瓜瓜就停止了哭闹,慢慢平复了他的情绪,来到了他喜欢逛的地方喜荟城,找了一个地方瓜瓜吃的很香。吃完后说要去坐直升电梯,来来回回也不知道坐了多少趟,到九点了,我说回家吧。瓜瓜高兴地说回家啦。这个时候我蹲下来,看着瓜瓜的眼睛,妈妈和你说个事情。瓜瓜在认真听着。“你知道为什么奶奶会关门不要你出去吗?因为你在静静家里用手抓菜,还把菜搞到沙发上,弄得很脏,那个沙发也不好洗。给阿姨家添麻烦了。以后不能再这样了,好吗?”“好,不能惹奶奶生气了。”“爸爸和妈妈下班回到家很想和瓜瓜一起吃饭,可是在吃饭的时候你往外面跑,爸爸妈妈有些不开心。就像今天晚上,我们在外面吃饭,不能和爸爸在一起吃饭,爸爸有些难过。以后晚上吃饭的时候我们一起吃饭,吃完饭再去玩好吗?”“好,和爸爸妈妈一起吃完饭再去玩。”瓜瓜回答的时候也很认真。一路上,瓜瓜“妈妈妈妈”的叫个不停亲个不停。感受到他真的很开心。
我在想,如果我没有成长自己,我会有什么反应?说实话,肯定会束手无策,这么调皮的儿子怎么办呀?当他这么“不讲道理”还大声哭闹的时候,也一定会像很多爸妈一样,用更大的情绪想去压制他的哭闹,甚至打骂或者冷暴力。每次发生类似的情况都这样,会有什么样后果,孩子要么屈服了,变得真的很乖很听话,学会了去讨好父母,毕竟孩子很害怕失去父母的爱,而带给他的负面影响却是很深远的,孩子无法成为真正的自己,他以后的人生遇到挑战的时候内心必将会遇到很多阻力。从事家庭教育多年,我见过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在权威管教之下没有一丝活力,对生活没有热情和动力,父母却不知所措;还有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父母却累的精疲力尽。不管哪种情况,亲子关系必将破坏。
那么是不是我放纵孩子不管呢?当然不是。选择合适引导孩子的时机很重要。在孩子哭闹有情绪的时候,其实不管你说什么都会是废话,孩子没有办法冷静下来。任何刺激性的话语都会让他的情绪高涨。当我了解他有情绪的原因,真正接纳他的情绪,孩子很快就能调整过来。在无问题区的沟通就会很轻松了。当然,可能下次还会出现类似的“捣蛋”行为,我始终相信,只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懂得方法去引导,孩子自然会朝着成长的轨道成长,而且孩子的智慧是无需置疑的。
带瓜瓜坐公交车回家的时候,瓜瓜手里拿着的公交卡落到前面的座位下面去了。瓜瓜大声地说:阿姨,我的公交卡掉到你下面去了,你帮我捡一下好吗?在陌生人面前很大胆地表达自己,是因为他内心无惧。回到家,看着爸爸还绷着脸,跑到爸爸身边:爸爸,你还在生儿子的气吗?此时瓜瓜的好心情都影响了爸爸。
养育孩子是一个慢过程,不用心急,慢慢来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