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们:请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

(2014-07-02 11:33:59)
标签:

育儿

pet

成长

黄宇

教育

 

       我发现很多妈妈不能够去满足孩子的需求,是因为有自己很多固有的价值观和信念。所以很容易和孩子产生对抗。在育儿过程中就会有了很多挫败感。
    
     一个妈妈说:昨晚三岁多的孩子在邻居小朋友家玩,到了约定回家的时间9点,他还不愿回来。我跟儿子说到约定回家的时间了,已经很晚了,明天还要上学,妈妈有点担心明天起不来,上学会迟到。他不肯,要再玩16分钟,我不答应。他一直哭啊闹啊,心里其实是能接纳他再玩几分钟的,但是有担忧会惯坏他了导致我做出不同意的决定。

    看看这个案例,妈妈的价值观是:当我满足了孩子,孩子就会惯坏了。当执着于这个想法的时候,意味着坚信不疑地认为它是真实的,所以内心就会升起焦虑担心和恐惧。然而,这100%是真的吗?觉察一下,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价值观,我的这种价值观从何而来?回想在小的时候,当你还想玩一下的时候,妈妈跑过来:该回家了。你反抗,妈妈会说:你不走,妈妈就走了,然后妈妈就离开了,你就赶紧跑过去了。慢慢地,你内心里一定会有一颗恐惧的种子:我表现不好,妈妈是不喜欢我的,不要我的。长大后,我们会不断去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是有用的。然而内心里还是有害怕,有不安。今天当孩子出现“不乖”的时候,那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那种深藏在心底里的恐惧就被照到了。


     我们来看一下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被“惯坏”?一个没有什么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只知道用物质去满足孩子,从来没有关注过孩子的心灵,不知道孩子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是很容易“被惯坏”。看看“变形记”中那些富家子弟们,有的父母离异,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生意,除了满足孩子的物质条件,对待孩子的方式就是简单粗暴。孩子长大了,越来越知道怎样去获取更多,在这些孩子父母眼中,孩子是“自私自利”,以为是自己溺爱所致,却没有深刻意识到父母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

 
     两三岁的孩子是自主意识形成期,这个时候他是处在“执拗”阶段,很正常,多玩一下是孩子的正常需求,如果父母能耐心等待,及时满足到孩子这个心理需求,孩子会感到很满足。瓜瓜在家里有充分的自主权。自己关掉ipad(很久没有看了)、睡觉自己关灯、自己确定洗澡的时间、自己开关门、自己选择衣服......在我看来,这是一点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我管理能力。瓜瓜现在很能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在课堂里,休息的时候吃糕点,他不喜欢吃馒头,喜欢吃水果,他就会跑到老师那里,老师,我不喜欢吃馒头,我可以多吃一片水果吗?我觉得真的很勇敢,至少我读书的时候都没有敢向老师提过类似的请求。


    孩子有需求的时候,你越能看到他的需求,能够去满足他。那么在你有需求的时候,孩子也越能配合你。比如说昨晚我带瓜瓜去买米,瓜瓜走到下面说要坐公共汽车。我说妈妈要买米,今天不能陪你坐公共汽车,瓜瓜就很配合妈妈跟妈妈走。瓜瓜到超市里去,从来没有说要东买西买。除非看到了自己特别喜欢的,就会问妈妈:妈妈,我想要买这个。所以在我眼里的瓜瓜是个很懂事很配合妈妈的孩子。

   

   有时候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某个价值观,因为你的价值观对孩子影响一生,只有不断学习成长自己才是最好的办法了。

     黄宇老师个人公众微信:huangyu20110905

      父母自我觉察群:2337207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