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宇
前两天带瓜瓜回湖南去参加一个婚礼。平时在外面吃饭都很配合的瓜瓜在吵闹的环境中特别烦躁不安,根本就不肯坐在桌子旁,自己一个人往外面跑。一会被爸爸拽回来,哭闹着还是要出去。这下我决定不再想着要他坐回座位的想法,准备带他下楼去玩。旁边有一个比瓜瓜小一点的弟弟也要往外跑。那位妈妈抓他回去:“我告诉你,你再要出去,待会要警察叔叔来抓你。”这句话真的很有效,那个小弟弟不敢了,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去了。在电梯里,碰到一个一起喝喜酒的朋友。“你怎么这么不乖呀!吃饭的时候还要往外跑!”“不要!”瓜瓜大声说。“这么大脾气呀?真不乖!”这个时候瓜瓜更加有情绪了。我赶紧去聆听他:阿姨说你不乖,你不开心了。“妈妈,我们去一楼。”瓜瓜还没回应我,就拉着我走出电梯了。我带着瓜瓜上上下下电梯好几次了。瓜瓜还不肯进去吃饭。于是我叫他爸爸陪他,我去吃饭。“你这样太溺爱孩子了!打他几下,吓唬几下他就不敢这样了!”旁边的阿姨实在看不惯了哈。我微笑一下没有吭声。在旁人眼里,瓜瓜这个时候是不乖不听话,但在我眼里,他只是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这里太吵了,我不喜欢这里。后来瓜瓜一口饭没有吃,等剩下的人不多了,坐了下来吃了几个糕点。
我经常与家长分享,在孩子0-6岁这个阶段,满足孩子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每一次父母的关注和支持都会让孩子内心自我确定,这对孩子有着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和培养孩子勇敢自信非常关键。一个孩子越能充分的做自己,在他以后的人生中越能充分发挥出他的潜能和智慧,因为他担心和顾虑的部分比在权威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要少的多,也就是说他的能量都是能专注花在创造上,而不是纠结上。
一个妈妈昨天和我留言,周六日送孩子回老家,感觉很不好意思,老家的3个5-12岁的孩子乖巧、懂礼貌爱叫人、干净......而我家三岁多的孩子吃了的东西乱丢、滚地、不爱叫人、不好好吃饭。他们是用传统的方法教育出来的,这些孩子还很懂为他人着想。是的,大人都喜欢乖巧听话的孩子,但我想跟你说,一个孩子首先一定要去发展“本我”即他本来就该呈现的样子,再去发展社会我(社会对他的要求和行为的规范),而一个孩子在社会我的过程中,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去讲道理,不是去说教,而是需要懂得与孩子做有效的沟通,否则孩子这个过渡阶段中经常被父母不接纳,潜意识就会产生:我真的不好,我很没用等等低价值感的想法。
一个孩子的成长比自己的面子更重要,清晰自己家孩子现在所处的阶段和状况,真正去支持到孩子,才是一个合格父母所要做的。
资讯:
6月14号上午9点30--11点30在罗湖新时代酒店举办《如何成为有效能的父母》公益讲座,
让您看到父母原有沟通模式是如何影响孩子的;父母需要如何清晰地界定问题?父母与孩子如何创造有效的沟通及了解亲子沟通钻石法则。主讲导师:父母效能训练首席导师黄宇,费用:场地费用50,本次讲座凭入场券入场,联系电话:2295170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