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父母效能训练讲师黄宇
一个十三岁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干什么都很积极,但一旦得不到认同就很消沉
。也有很多妈妈对我说自己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如果对方一个眼神不对,都会受伤。其实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这都是自我低价值感的一种表现。
人生有一个重要的课题是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而在学校是没有办法学习到这样的功课。孩子怎么看自己主要源于父母怎么看自己。
回想一下,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孩子表现的“不乖”“不听话”的时候,我们能否坦然接纳呢?不能!我们会迫不及待地想纠正孩子,教导孩子。换句话说孩子表现很好的时候我们就会很喜欢,一旦超出我们控制范围,我们就要爆发了,害怕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就是纵容孩子,孩子就会变坏,无法无天。因为我们从小就是在要求中长大的,我们无意识只是在用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子女。殊不知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的“错”,只是他需要去经验、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从而慢慢成长起来。你的孩子是菊花的种子,你想尽办法要把他变成玫瑰,当他慢慢失去了自己的那一份独一无二,只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才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否则就会特别的挫败,没有自信心。我很欣赏李雪的一段话:“当你想要改变孩子,已经是在伤害孩子,无论方法多么温和、道理多科学。当你真的不再评判,不再想要改变,孩子的成长变化会远超你想象所及。大人最蠢的事情之一,总是把孩子无常的状态想象成永恒而担心焦虑,庸人自扰。殊不知,正是父母持之以恒的负面担心和改造努力,创造了负面现实,加固孩子的问题行为。”
长大成人后这种自我低价值感在生活中方方面面很容易就呈现出来了。特别明显是和爱人相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掉入这种陷阱。曾经的我也是一个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和瓜瓜爸爸结婚头几年,我时不时都有感觉受伤的时候,比如他说:你真的比猪还笨。那种挫败啊那种委屈啊一下就涌上心态,眼泪就稀里哗啦了。而现在对他的这些“刺激性”话语没有半点感觉。甚至会打趣:哈哈,真的呀,看来你智商不高啊,怎么娶了个这么笨的老婆呢?然后彼此哈哈大笑。这源于成长多年后自己慢慢归于自己的中心,有了稳定的价值感,不会被别人的话语轻易就影响了。我的婆婆是一个特别容易流眼泪的人,有时候一句话没有说好,她可以伤心半天;而在外面和其他人闲聊的时候,也处处在意别人的每一句话。我知道那一辈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在非打即骂的环境中长大,自我的价值感很低。当深深的看到这些点,除了理解就是接纳了。
我为什么会强调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成长自己。因为让孩子拥有稳定的自我价值感是他以后幸福的根基。否则会在这一块做很多的功课,当然不仅是和爱人的相处,在所有关系当中,如果这种模式没有调整,注定要受苦。
我们无处可逃,除非成长改变!
课程讯息:
《中国父母特训营》3月22-23日深圳举办。
内容精彩预告:1、现场个案实战,解决您最困扰的亲子问题。
2、0-18岁孩子每个年龄段心理特点以及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3、父母八大类型对孩子身心的影响。
4、孩子的N个怎么办?
5、情绪大整合。
6、父母如何放松心态做一个高品质的父母。
费用:仅需场地费600元。
导师:张莉琳
地址:深圳罗湖鹏威大酒店。
报名:黄老师13590150435
欢迎您与热爱亲子、父母教育的朋友参加,也欢迎您把此好消分享给您身边需要的朋
友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