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高考状元到流浪街头看现代教育的盲点

(2014-02-12 17:46:31)
标签:

p.e.t.

成长

黄宇

教育

育儿

文/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黄宇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八年前,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县城的理科状元,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四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父亲说:“你简直是给家人丢脸,给整个县丢脸。你大学前,在整个县城风风光光的,现在别人问起你,我都不敢说。”“他成绩特别好,初中高中都是第一名。”这位父亲回忆说。对于这位55岁的父亲来说,儿子留给他的美好回忆似乎只剩下大学前优异的成绩。每年,他最享受的时刻,就是开家长会时。“每个老师都表扬他,谁见了都羡慕。即使现在,老师们都还能记起这个学生,每个老师见了我,都热情地打招呼。”而这位当年的高考状元怎样看待自己呢?他说:从小学到中学,我的成绩都一直很不错;考进中科大的时候,带着万分之一的希望、有没有可能像爱因斯坦、霍金一样,影响整个世界;但进入大学之后,和同学们比起来也只是平凡普通的一员,而且感觉自己也没有天才的聪慧和疯狂。让我像大多数一样,找个工作结婚生子、挣钱养家,我觉得很无聊很没意思。如果在战争年代,我是不是会更有价值、更有作为?就好像在游戏里带领伙伴们过关斩将,会得到他们的认同......

   这位父亲和儿子的话语让我陷入沉思。虽然不知道从小学到大学这个成绩优异的孩子是怎么走过来的,也不知道他的父母是如何教育他。但从只言片语中,我们还是能看出一些问题。父亲说:“你简直是给家人丢脸,给整个县丢脸。你大学前,在整个县城风风光光的,现在别人问起你,我都不敢说。”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这位父亲,当然也是大部分父母的心态:孩子成绩优异之时,是一件特别有面子也特别骄傲的事情。每年,他最享受的时刻,就是开家长会。孩子已经成为了父母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工具。如今孩子的人生陷入到低谷,父母的脸面全无,多年来累积的荣誉与大学毕业后的失落所形成了巨大落差,对待孩子的态度自然是抱怨和指责。他们不会去想为何孩子今天变成了这样,不会去想这些年孩子的内心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该如何去真正支持到自己的孩子?不能责怪这位父亲,因为他没有接受训练,也没有办法去思考这些问题。这虽然是一个个例。但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你为孩子付出的一切,是想让他成为自己还是想让他成为你期待的样子以满足你自己的虚荣心?如果只是爱着孩子这个人,那么不管什么时候,不管社会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他,家庭都是滋养他内心的爱的港湾。一个真正被无条件接纳的孩子才有机会去发展属于自己的潜能,内心才真正有力量去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而当家长只一心想让孩子成为自己期待的样子的时候,家长不得不面对自己因为想要操控和掌控带来的的焦虑和恐惧,而孩子也时刻处在紧张的状态,要么被压抑一定程度失控,情绪大爆发;要么努力成为父母期待的样子,获得父母和别人的认同,却失去了自己。当有一天再也没有鲜花和掌声之时,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价值,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很明显这个流浪街头的高考状元就是属于这一类型。
 
   再看看这个孩子的表达:“进入大学之后,和同学们比起来也只是平凡普通的一员,而且感觉自己也没有天才的聪慧和疯狂。让我像大多数一样,找个工作结婚生子、挣钱养家,我觉得很无聊很没意思。如果在战争年代,我是不是会更有价值、更有作为?就好像在游戏里带领伙伴们过关斩将,会得到他们的认同......”其实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孩子会有这样的心声,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十二年的时间都是在别人的称赞和羡慕中长大,都被认为是最有出息的孩子,这个孩子的内心冒出了一个声音:我就是与众不同,我就是要干一番大事业。他会觉得一个普通的工作,结婚和生子这些都是无聊。而当现实和理想相差太远的时候,却无法去面对也不知道怎样去面对,毕业四年还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只好借助游戏逃避现实生活。

   在我们受教育的过程中,都被灌输一个理念:我们要成为有理想有目标的人,要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相信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在忙碌与追逐中度过,而且经常会有一份不安与焦虑,因为害怕自己追逐的东西失去,或者只有在不断追逐中才会有安全感,否则就会自责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处在自我低价值感,很少能真正活在当下去感受生命,当有了孩子之后,这份恐惧和焦虑投射在孩子身上,在孩子身上开始轮回。而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每个生命本来就有意义,每个独特的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一生最重要的功课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成为自己,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忘掉所有的理想和梦想,卸下了所有包袱,轻轻松松地上路了。人生只有今天,我带着一份好奇的心去探索,去经验。当一切没有了目的,我只是做当下该做的事,是放松的平和的心态,有一份深深的宁静和喜悦。那份感慨油然而生:活着真好!。有一天发现自己对某个领域特别热爱,于是愿意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而一个人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如果一个孩子是这样被教导长大的。一切都是因为好奇去探索,没有“成为别人”的压力,没有要达到怎么样的心情,那么我确信孩子每一个举动都是喜乐的,他的人生漫漫绽放,当下喜乐自在,响应着生命而不是抗拒生命。人生处处充满着乐趣,而不是觉得生活琐事无聊。
  

  从高考状元到流浪街头看现代教育的盲点,相信越来越多的父母能够觉醒!
 
  

课程讯息: 


   新年公益大礼《中国父母特训营》3月1-2日深圳举办。

  内容精彩预告:1、现场个案实战,解决您最困扰的亲子问题。

             2、0-18岁孩子每个年龄段心理特点以及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3、父母八大类型对孩子身心的影响。

            4、孩子的N个怎么办?

            5、情绪大整合。

   费用:仅需场地费600元。

    导师:张莉琳

    地址:深圳罗湖鹏威大酒店。

   报名:黄老师13590150435

欢迎您与热爱亲子、父母教育的朋友参加,也欢迎您把此好消分享给您身边需要的朋

友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