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黄宇
黄宇老师个人公众微信:huangyu20110905
很多妈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非常焦虑,原因是想培养孩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可孩子不愿意配合,于是冲突和矛盾就产生了。一个妈妈说为孩子不叠被子的事情纠结了好几年了,每天弄得精疲力尽自己不开心,孩子也不开心;一个妈妈焦虑着孩子放假的时候不会每天安排做作业,而是等到开学前几天再匆忙地赶作业;一个妈妈焦虑着孩子不喜欢刷牙,不喜欢洗澡......
通常我会问这些妈妈,你的人生里除了这些事情困扰你,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也让你经常处在担心焦虑的状态?妈妈们一般都会点头。所以今天不是孩子的这个行为困扰到了你,而是我们已经习惯处在一种担心焦虑的模式中。孩子每天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按时完成作业、爱整洁爱干净......是不是当一个孩子有了这些所谓的好习惯,你就很心安了?不会,你的焦点会转移,孩子是否足够自信,孩子是否乐观积极阳光,孩子是否勇于承担责任,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稳定靠前......总之,新的关注动向就会产生,新的焦虑就会产生。
为什么这些焦虑和恐惧会如影相随,不得不承认:大部分成年后的我们内在其实很缺乏安全感,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被真正的滋养过,我们是在父母老师和社会的评判中长大的。我们内心都是渴望成为一个懂事的,各方面都很好的“别人”,唯独没有想过成为真正的自己,更很难学会去“爱自己”。很容易的就是陷入两种境地。一种是当成为不了理想中的自己,就会变得很不自信,也不相信自己这辈子还能做什么大事;一种是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去追逐,为了证明自己是优秀的。如果停下奔跑的脚步,内心会有极度的不安,甚至自责。
控制孩子成为了让我们心安的方法,而当事情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类,那种要抓狂的感觉就出来了。你以为是孩子惹怒了你,却不知真相就是自己从来没有放松过。
当我们看到了这些真相,我们可以做的是把所有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首先学会好好心疼自己爱惜自己,与其在每天的生活中和孩子纠结着较劲着,还不如想想在这独特的一天我如何让自己内心宁静放松喜悦祥和;与其把焦点放在要去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还不如去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他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与学习充满着信心。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也许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也许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些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浇灌,它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每个孩子都以他最好的状态存在。除了祝福,还是祝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