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资深家庭教育导师黄宇
资深家庭教育导师黄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868
  • 关注人气:1,1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条件的地方

(2013-08-06 15:57:11)
标签:

育儿

成长

教育

分类: 育儿沟通

   今天在腾讯新闻上看到一则新闻:8岁孩子与家长交易上网时间:刷碗可玩15分钟。“我现在陷入死循环了,现在要他干什么,他都要求我给他增加上网时间,孩子每天玩游戏的时间还是很长。”蔡女士无奈地说。

 

   很多妈妈们都有这样的困惑,生怕孩子多玩了一会电脑游戏,孩子就会沉迷网络。于是想出很多怪招,结果孩子应对也有很多办法。爸爸妈妈们担心焦虑,孩子诚惶诚恐地玩着,不仅家中增加了紧张气氛,而且直接影响了亲子之间关系的亲密和谐。

 

   家长经常担心孩子沉溺网游,觉得今天不管他,将来他就会沉溺其中一事无成。曾经看到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只是活在由自己的感官经验所塑造出来的主观世界。父母常常活在自己的恐惧焦虑当中,因此制造出来了种种问题。暑假的时候孩子们好不容易有了放松自己的机会,如果父母没有主动想出很有意思的活动或者外出计划,那么在家玩游戏真是不错啊,痛痛快快地玩,疯狂地玩,不会玩的父母趁机可以请教孩子,当你和他的频道是一致的时候,而且无条件接纳的时候,孩子才会真正放松,也会向你敞开,而且绝对不会对这个东西长期上瘾。回想自己读小学的时候,迷上了《青青河边草》,那是地方台从早上转播到晚上,于是我就早上7点准时起床,一直到晚上11点。可事隔几年再去看这些电视剧就想吐了。初中的时候还迷上了琼瑶的言情小学,白天在上课的时候偷偷看,晚上在做作业的时候偷偷看。可到了高中,这些碰都不想碰了。有一次听李雪老师的讲座,听她说了自己的经历;“我曾经在小学2年级时疯狂爱上电子游戏,现在看来我的父母真是奇葩,妈妈从来不制止,爸爸甚至主动拉我比赛。这样沉溺了1年,成绩从班里第1名往后掉,父母居然也不担心,还是兴致盎然地陪我玩,后来我们全家人都玩够了,我也充分体验过打游戏的快乐,感到很满足。从中学到大学,对同学们痴迷的网游都不感冒,偶尔玩之,拿得起放得下。”
 
  父母们之所以不敢彻底放手,或者心存恐惧,因为大部分的我们就是这样被吓大的。“你不努力读书,以后就没出息。”老师的话,父母的话,身边的人都会告诉我们,不会读书的孩子,就是没用。我们小时候幼小的心灵中或多或少都会有焦虑与恐惧,这颗种子潜意识里跟随着自己,导致在成年后的我们大部分都会不断去努力去追赶,去证明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无法放松自己,更无法活在当下。那么如果在小时候我们没有被负面催眠,只是被告诉:我就是我,我无须与人去比较,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安身立命的特质。在这样的信念之下长大,以后虽然也会遇到困难,但我都是放松的,自信的,也就一不小心做成了什么事情,而且非常享受这个过程,那么人生是不是更有趣呢?

 

   我的导师COCO说:人生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来折腾的。时代在不断进步,如今身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成长自己,意识到自己焦虑恐惧的根源,不要对自己下一代重复这种模式了。家里,一定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条件的地方,父母们,放下担心,让爱做主!
 关注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总部微信号PET6666,父母自我觉察qq群:233720773,我们提供P.E.T.父母效能训练真实案例分享及亲子沟通技巧和方法,为一起成长为高效能父母而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