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了一篇《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有个妈妈留言:孩子不想上学,最后也没有一个解决的方法给到。起码对此事有个实质性的建议,这样父母才知道该怎么做。
其实在文章中我强调了在孩子处在情绪当中的时候,父母只需接纳和同理孩子的感受,无需给到任何建议和方法,相信孩子有能力为自己的事情负责,有能力自己去面对。而事实上,当孩子获得父母的信任,释放掉自己的情绪,慢慢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就会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妈妈,其实在家也蛮无聊的,我明天还是去学校。”当妈妈没有强行要他去学校,并没有责骂他之后,这个孩子自己主动和妈妈说了这番话。
当父母迫不及待地要给到孩子建议,一是不相信孩子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无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二是如果你给的建议没有给到他帮助,孩子会埋怨父母,如果你给到的方案有用,那么孩子下次一碰到什么问题就会找你,而你也无形中背负了要去解决孩子问题的负担,自己会越来越累。
如果看到孩子在学校受委屈,自己很想出面的家长,你可以先问问孩子:有什么需要妈妈支持的吗?看看孩子的反应再做决定。如果孩子说不用了,那么妈妈就不要插手。
我经常与家长分享:父母做好自己了,真正支持到了孩子。孩子从你们身上获得的是最大的正向影响力,内在是被滋养的,他就有能力面对生活学习中的风雨和挑战,否则只会越帮越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