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长问题:昨天晚上孩子说有同学偷拿了他的小东西,我说:不要论断人,不然也会被人论断。他就哭了,说:“我就说了是他偷拿的,你不相信我!”我说我相信,可是你没有证据,不能论断别人。我们自己想办法把自己的东西保护好,可以放在家里,或者放在书包小袋子里不轻易被人发现,或者你能想到什么好办法来保护自己的东西?他就说:“您能出去一下吗,我要发泄一下。”我说,我相信你,抱抱你好吗?他说,不用了。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忙碌给了他简单的答复,让他没有在我这里有完全的发泄,我很自责,但是还是出去了,想着让他自己发泄一下。
家长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太急着先处理事情,忽略了情绪。要是把次序颠覆过来,现处理情绪,事情很容易就会被他自己解决了!要是你能重新再来,可以先观察,同理他的情绪:‘你的东西被拿走了,你很生气’,如果你不确认他内心是这样的感受,孩子也会自己反驳,‘不是,我只是有些沮丧。’他自己会有空间内省,了解自己的情绪。
当他有了足够时间来表达他的情绪,你只要坐在旁边,抱着他(要是他比较大了,可以握着他的手或拍着他的背)。当你默默的认可他的情绪的时候,他就会很自然的把事情的过程倾诉给你听了。你会发现他自己也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了。
当孩子在妈妈的聆听下和充满爱意的接纳下自己解决了人际关系的问题时,他对自己的信心和判断能力就很自然的渐渐强大了,也会对朋友更容易理解和宽容了,因为他自己体会到了接纳,理解和宽容。到了最后,虽然这个过程比较消耗时间,最终却为你省事,因为不会产生更难解决的负面情绪。
以后,因为你对他情绪的接纳产生了他对你的信任和信心,有什么事情,他第一个会找的人就是你,因为你是一个安全的港湾。但是要是他觉得每次跟你说什么,就听到你的教训,他对你的心会渐渐的封闭,去找别的倾诉对象了。
下次用不同的方法,尊重他的方法来帮助他处理事情。孩子很有弹性,也因为深爱家长,会愿意再次给你机会。改变了次序,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你们就能成为贴心的朋友。不改变,坚持用旧方法,就是孩子叛逆的开始。
很多家长不会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是什么。这些字也会成为孩子将来写作文的“秘密武器”。帮助孩子梳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先帮助他“点名”。要是孩子生气了,帮助他具体一点:是:
灰心,经历不公平,失望,焦虑,惧怕,无聊
被拒绝,伤心,绝望,无奈,无能,愤怒 ,仇恨,挫折,嫉妒, 不公平
没被:接纳,爱,理解,聆听,尊重,重视
被:错怪,误会,忽略,拒绝
失望,怀疑。尴尬,愧疚,羞愧,迷茫 难耐,难忍 ,
恐惧,害怕,惊心,焦急,焦躁,急躁 ,烦躁, 担心,
郁闷,担忧,烦恼, 孤独,寂寞,枯燥 ,悲伤,怨恨,
等等吗?
点了名,才有能力接纳,了解,分析来源,和适当处理。
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
感恩关注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总部微信号PET6666,P.E.T.父母效能训练黄宇老师个人公众微信号:huangyu20110905,让我们一起成长为高效能父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