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自己很成功很优秀的父母对孩子高的期望和期待带给孩子很大精神压力,因为孩子要获得父母的认同,欣赏及给父母面子,完成父母的期待的标准,内在却是无力、反抗的。父母的期待不等于本性自然的发展。当孩子自然旋律和本性被破坏之后,孩子很难归于自己中心,很难做自己想做的决定,朝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孩子自身力量被压抑后,但有另外一种声音,活出真实的自己。两股力量中一股是压抑的,一股是要活出来,内在冲突会令到孩子分裂,分裂后容易走向极端。
典型案例有麻省理工的中国女留学生郭晏均,深圳外国语中学2001年毕业,德州农工大学电子工程专业,获工学院学者称号,工学院两名最佳毕业生之一。毕业后在华尔街工作五年,2012年起在麻省理工商学院读MBA。,她游学走访35个国家,从医学到艺术到商业到人文到体育竞技,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补课,为了更优秀;她非常精确地按照父母的旨意在26岁生日那天办完了婚礼,并开始准备28岁在商学院念书时要孩子。然而在事业正值蓬勃发展阶段,她却选择结束自己生命。另外一个现在吵得沸沸扬扬的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事件,生在权贵家庭自然有很多特殊因素,然而李太太对孩子很高的期待却也是不争事实,曾在《鲁豫有约》中提及希望孩子以后能获得诺贝尔奖。单从这一点来看李天一的这些行为也是在反抗这种期待,想要自己活出来,当父母“好”的标准强加给孩子,孩子只能做“对的”,“好的”事情时候,他的这些心理需求和精神压力并没有被父母看到,他的真实情感也被压抑了,而真实情感是没有好坏对错,当外界这些赞赏的的标签越来越多,却忽略他也只是个真实的普通的孩子。当这种精神上压力到达一定程度,孩子就有想“坏”的标准,这是无意识的。当孩子变得分裂难受,就做出了这样“惊天动地”的事情,其实也是有一个声音在呐喊“我要活出自己!”
一个优秀孩子没有一个快乐喜悦自在孩子来得更有价值,活出自己,绽放自我价值,对自己,对社会也是一种贡献,而不是追求一个“成功”标准,玩竞争游戏,孩子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尤其父母很优秀的时候,孩子没有机会活出自己,做出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的几率更大了!
当然针对这两个案例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这里只是探讨对孩子期待过高会产生的影响。为人父母真不容易,孩子不是试验品,唯有自己学习成长改变才是无遗憾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