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上午沙龙一个妈妈说和她十岁的女儿已经产生了代沟。女儿特别喜欢杨幂,整天和妈妈讨论有关杨幂的所有内容,杨幂哪里长得好,她有没有整容等等,妈妈忍不住火了:你什么时候也有这么关心妈妈?以后不要在我面前提起她。孩子仍会在上网时候关注她所有内容,只是不再在妈妈面前再提这两个字。“妈妈,我以后也想当个明星。”有天女儿满怀兴奋地说。“明星有什么好,你没有看到他们光鲜亮力背后心酸的事情。”妈妈感觉听到这些自己会特紧张,担心的是孩子只会去追求外表,怕孩子以后也会整容,甚至担心孩子学坏。
听到这些,我真的是有些惊讶:这也会给妈妈造成这么大的困扰啊!没有共同语言是很多家长和大一点孩子之间相处时的一个状况,如果我们父母始终是居高临下,只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却不曾想到孩子是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他们思想成熟度,敏锐度及对新鲜事物探索的热情是我们无法想像的。
其实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不难,只要我们真的是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孩子。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在我看来,十岁的女孩已经是青春期的孩子)内心里有个偶像并不是坏事,如果我是这位家长,我会更详细的了解到杨幂的情况,她是怎么一步步成为明星的,然后也和女儿一起探讨要怎样才能帮助她实现的明星梦。这位妈妈听了,马上说:我不想要她成为明星啊,明星不好,私生活曝光,经常闹绯闻••••••我不禁哑然失笑了,我和她分享:第一,一般来讲这只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需求,内在有个榜样,希望成为某人;第二,不是有明星梦的人就能成明星;第三,哪个职业好与不好只是我们头脑的评判,事实上也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第四,我们是在支持孩子内在更有自信,勇气和力量,让她明白不管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就是她坚强后盾。那么如果我们头脑反应就是排斥的话,第一,孩子心门慢慢地向你关闭了,她会觉得和你聊天索然无味;第二,孩子在经常被打压后,以后面对她重要的人生抉择的时候,也会犹豫不决,望而却步。内在有很多担心和害怕;第三,只是把自己的认知判断传递给孩子,无法让孩子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
这位妈妈还和我说了一个头疼的问题,这几年和弟弟一家人也住一起,有个两岁的小妹妹。每次为玩具的事情伤脑筋,妹妹要姐姐的玩具,但姐姐不肯给,于是都会教育姐姐:你都十岁了啊,要懂得让着妹妹。你怎么这么不体谅外婆?女儿很委屈:为什么我就得让着她,你们是不是不爱我?每次女儿都不肯示弱。说教批评都没起多大作用,妈妈说我女儿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自私。其实不是女儿自私,是因为女儿内在还没有力量给出去,女儿在小的时候给到她的关爱很多,突然亲戚住在一起,又有了个小妹妹,看到妈妈总是护着她,自然心里极不舒服。所以关键点不是去教育孩子要学会照顾别人,重点是要给到孩子和以往一样的足够爱与关注,只有她内在感受到妈妈不变的爱,有安全感了,她才会学会愿意去与人分享。
青春期的女孩特别多愁善感,也非常爱美,作为妈妈我们一定要细心呵护,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和孩子成为朋友,尊重她,支持她,为她以后成为一个自信的女人做好铺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