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课堂如何还学生练习时间
(2025-04-15 15:26:53)分类: 转载 |
1
教了三十年的书,我知道做作业的好处,题海战术的确有效,正因为这些传统做法的有效性,导致我们的教育教学还是走在师讲生听的老路上,老师们还是认为想要学生考得好,自己的讲解远比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发散思维更重要。
这事让我想起了我曾在很久前就想到的一个问题:习作教学要如何还学生课堂的练习时间?
后来慢慢发现这样是不行的。完成放任自由虽然对学生的成长也有一定的好处,但这样的成长速度有点慢,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能随便抄一篇作文上交。没有学会“我笔写我心”的习作技巧,碰到同样的习作题,学生也只能是背作文选应对了事。
以前,几乎没有听过习作教学课,再后来,才慢慢有了习作教学公开课。这是很好的进步。但是一节40分钟的课,几乎被老师占据了35分钟,剩下最后的5分钟,最多只能写一个片段,要如何安排好习作教学和习作练习的时间,还课堂于学生,一节课不能只有5分钟的试水时间。我觉得可以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1.课堂总时长中确保50%以上用于动笔实践。低年段单次连续练习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中高年段延长至15-25分钟。如何保障课堂时间于学生,可以推广同伴互评机制,设置标准量化评价表,确保学生练习时间。
2.采用“讲-练-评”循环模式。每环节时间配比为1:2:1,如10分钟技法讲解+20分钟写作实践+10分钟即时反馈。有老师可能会说10分钟的时间能讲多少呢?建议建立写作素材速查包,运用可视化思维工具(流程图/概念图)替代文字讲解,减少知识讲解时间损耗。
3.设置分层计时器及计时写作。基础写作任务占70%练习时长,创意拓展任务占30%时长,设计阶梯型写作任务单,学生按进度自选练习,采用倒计时可视化工具提升学生的时间感知,教师静默巡视指导。
4.依据写作类型差异化分配。记叙文单点突破练习8-12分钟/次,议论文提纲撰写5-8分钟/次,应用文格式仿写3-5分钟/次。
5.预留3-5分钟弹性时间缓冲带。教师备课的时候,不要备得太满,根据当堂学生习作速度动态调节,确保90%学生完成核心训练任务。
总之,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老师要做到精讲,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真正掌握习作能力。
(转自《阿春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