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定律
(2022-07-10 14:45:24)分类: 转载 |
朋友圈,相信对于大家来说不陌生吧!朋友圈也有定律。
我也不知道“朋友圈定律”,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原来,这就叫“朋友圈定律”》,才知道“朋友圈定律”来源于社会学很著名的“邓巴数字”理论,也叫150定律——
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朋友圈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今天,侄儿问我:姑姑,你的朋友圈有多少人?我让他自己看,1500多人,“姑姑,你的朋友圈怎么能这么多人?”
“不要看有1500多人,真正有联系的还没有100人。”
我的朋友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是因为不管是我加人的,还是别人加我的,我从来都不去删除,有的微信可能只联系过一次,可能只说过一句话,有的微信可能从来就没有交谈过,但我从来不分类,也从来不对加朋友圈的人设限,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朋友圈没有什么不可以公开的秘密,也就没什么可见与不可见的区分了。
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朋友圈里的所谓的朋友,大多是躺在朋友圈里的一个头像而已,人一辈子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特别是到了中年,交际圈更小了,或许你一辈子只能交到一个真正懂你的人,也可能一个也交不到。
记得有一次去听讲座,专家也讲到关于朋友的话题,我心血来潮,想知道那些躺在我朋友圈里的好友,有多少人是经常联系了,这些经常联系的人里,是我主动打联系的有多少,是好友主动联系的有多少?朋友圈里有多少是从来不联系的,在这些不联系的人中,有多少人是只有一面之缘,或者连面都没见过的。结果太令人震惊,平时会主动打电话给我,常与我联系的人只有两个人,而我主动经常保持联系有十来人,1500多人中有1000人左右是从不联系的,有的根本记不清是谁了。
我是属于那种偶尔稍微看一下朋友圈的人,因为我总觉得每次刷一下朋友圈,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该干的事一件也没有干,所以我尽量克制自己不看朋友圈,因而有时,大家在聊起朋友圈中大家都知道的事,我都无法接上话,因为我不知道有这回事。有时还会因为朋友圈中的朋友的质问让自己处于尴尬,笑笑回答:我很少看朋友圈。但我会隔段时间,打电话给身边几个常联系的人,了解一下大家最近的近况,我觉得电话聊天比冰冷的朋友圈更有人情味。
真的,朋友不在多少,有几个聊得来的伴儿就好。
周国平说:我心目中的朋友,既非泛泛之交的熟人,也不必是心心相印的恋人,程度当在两者之间。
我心目中的朋友,即使不曾常常联系,相见依然亲切,一起经历的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都不曾忘记,都深深地记得。
人这一辈子会遇到不少人,但大多数人是擦肩而过的,真正会在你的生命中留下痕迹及陪伴你前行的人不会很多。你想想,你正在往前走,能和你一起携手前行的,只有左边一人,右边一人,哪怕有不少人与你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不一会儿工夫,你们就会拉开距离,遇到路窄的时候,你们自然而然就会排成一列,有前有后。
珍惜在你左右,和你一起前行的朋友吧!
(转自:林培春名教师工作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