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班段集体备课《冷和热》

(2018-06-21 08:12:37)
分类: 各学科教研(备课)组活动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平阳县鳌江第二幼儿园

项目名称

小班段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林思思

活动时间

2018625

活动地点

小四班

活动主题

《冷和热》

主 讲 人

林秋芬

参加对象

小班段老师

申请学时

主讲2学时,其他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组内教师签到。

二、讨论的主要内容:

1.   1、介绍主题:

主题一:《安全专题》

主题二:《奇妙的声音》

主题说明:

创设机会,带领幼儿一方面亲身体验夏日的炎热,一方面感受冰的温度和融化的过程,冷和热的反差使幼儿产生极大的探索兴趣,更加增添了对夏日特征的了解。夏季释放着无限的热量,同时也赋予幼儿无穷的灵感。创设机会,带领幼儿一方面亲身体验下夏日的炎热,一方面感受冰的温度和融化过程,冷和热的反差使幼儿产生了极大的探索兴趣,更加增添了对夏日特征的了解。“怎样使温度降下来”.”怎样使人凉快起来”,正是激励幼儿主动探索的契机.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做把扇子摇一摇……每一个降温方法都让幼儿兴奋不已.这些从幼儿直接经验出发设计的活动,使幼儿与环境之间展开交流和对话.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在体验冷热变化的同时,也满足了探索欲望,提高了自身的感受能力。
  夏天来了,幼儿发展的机会也接踵而来.在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让幼儿知道几种简单的保护自己的办法,做个健康,活泼的夏日宝贝。

2.讨论课的内容。

三、环境布置:

1.设置“热乎乎的夏天”主题墙。张贴一些颇具夏日气息的图片,如游泳、乘凉、洗澡等。

2.选择有特色的扇子装饰在活动室内。

3.将幼儿带来的帽子、遮阳镜等夏日用品有序地布置在活动室内,供幼儿观察。

四、家园配合

1.让孩子观察冰箱以及冰箱里的东西,感觉到冰箱里取出来的东西很凉。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要常洗澡,常理发。

3.提供驱热用具或资料图片,收集相关的使人凉快的方法,传授相关的知识点给孩子。

4.提醒孩子不要接触过热的东西,小心烫伤。

活动反思

与建议

主题活动《冷和热》,是一个结合季节而开展的主题,活动的主题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非常乐意参与活动,并较好地与老师产生互动。

“热”是夏天给人的鲜明感觉,有了这样的直接体验,“什么东西最热”这一猜测会自然而然地在幼儿的意识之中时隐时现。这一猜测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使他们积极自觉的去探索、去发现、去验证。根据这次活动“什么东西最热”“听动物聊天”同时,故事中“热呼呼的东西”动物的对话,诱发幼儿的猜测、探索、发现的动机,使他们关注自然环境、探索自然现象。“冰”是硬的,也是脆的;冰是透明的,因而能让人看到冻在其中的物体;冰是凉凉的,也是容易融化的。为了活动特意制作了几块夹心冰块,让孩子在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直接感知。当孩子知道是“小企鹅”特意送给我们小朋友的礼物“冰”时,一下子,拍起了小手。孩子们在玩冰时更是高兴极了,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孩子玩着冰互相传递发现冰越来越小,冰在他们的手中融化,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探索过程。

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一起感知了物体的冷和热,孩子们知道夏天天气很热,学到了一些使自己凉快的方法。这个主题的区域活动中,最让孩子们感兴趣的当属游戏——探索使冰融化的方法。看,每次游戏前,老师都准备了充足数量的冰块,孩子们则大胆地动手探索起来:把冰块放到口袋里、毛巾里捂一下,用扇子给冰块扇扇风、拿热水泡一泡、用手心贴一贴,有的干脆把冰块放到了阳光下晒一晒。。。。。。当看到冰块一点一点变小时,孩子们高兴地欢呼着:“冰块融了!”

主题活动是以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的。它让幼儿感受到寒冷的冬季与炎热的夏季有强烈的差异和对比;带领着幼儿去观察探索自然规律,了解大自然的变化。  

过程确认

情况属实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张键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http://s5/mw690/0029zMwqzy7lqu4yXVa34&690

http://s16/mw690/0029zMwqzy7lqu4GBKD0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