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段集体备课《石头大玩家》

分类: 各学科教研(备课)组活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小班段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王梨 |
活动时间 |
2014年5月9日 |
活动地点 |
小二班 |
活动主题 |
《石头大玩家》 |
主 讲 人 |
颜细瑞 |
参加对象 |
小班段全体老师 |
申请学时 |
主讲2学时,其他1学时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组内教师签到。 二、讨论的主要内容: 1、介绍主题: 主题一:《石头大玩家》 主题说明: 石头是种十分容易获取的教育资源,我们曾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分散地利用过它。在这一主题中,我们以“石头”为主要学习材料,以“玩石头”为脉络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情境。在倾听关于石头的故事、拼叠石头、敲击石头、涂染石头画等一系列活动中,幼儿认知了石头自然属性,也感受到了石头的人格化特征;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幼儿萌生了对石头的兴趣,发现豪不起眼的石头竟然是我们玩耍、学习的“宝贝”。这样的意念在幼儿心中萌生之后,他们会更留意周围的一切,更主动地去探索、发现那些不起眼但又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 意义和价值从来都在平凡之中,能否发现,能否汲取,关键是作为主体的人是否有这样的慧眼、能力和态度。幼儿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平凡朴实之中的意义和价值自然地潜入了他们的意识,这正是我们共同期待和努力的。 2.讨论课的内容。 三、环境布置: 1.将幼儿收集来的石头布置成石头展览,供幼儿欣赏、触玩,并随时丰富展品。 2.设置“美丽的沙滩”场景,放一些沙子和贝壳等,让幼儿把装饰好的石头放在里面。 3.在墙面张贴各种各样的图片,展示各种石制品。 4.可以创设“石头博物馆”融合相关主题内容。“博物馆”中包含石头的分类、有特色的石头、石头垒叠、石头装饰品等。 四、家园配合: 1.选取主题说明中的内容以“亲子联系单”的形式与家长分享,以便家长了解这一主题活动的意义。2.与孩子一起去山上、石堆、河滩等地方采集石头,回家清洗干净后共同制作简单的石头工艺品。帮助孩子在小标签上注明石头的采集地、名字,石头的特性也可以写上去。3.和孩子上网或去书店查阅有关石头的图片、图书等资料,了解有头石头的知识,扩展经验。4.和孩子一起收集不同色彩的石子,清洗干净并放进罐内。罐里加水,再加一茶勺漂白粉,以保证水质清澈。将石头罐置于阳光可以照到的地方,观察反射的颜色。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本学期的第六个主题“石头大玩家”。石头是一种十分容易获取的教育资源,以“玩石头”为脉络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情境,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在倾听关于石头的故事、拼叠石头、敲击石头、涂染石头画等一系列活动中,和认知了石头的自然属性,也感受到了石头的人格化特征。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的宗合活动《五彩石头路》和艺术活动《画石头》是贯穿在一起的,体验局部组合成整体的新奇感,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语言活动《小小采石迷》,愿意与同伴交流采集石头和画石头时的感受,通过夸赞石头、体验和表达对石头的喜爱之情。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说,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创设一个宽松的并能得到积极应答和肯定的语言环境很重要。科学《大石头与小石头》,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物体,学习按物体的大小差异进行5以内的排序。通过以上几节活动课对石头的认识与探索,为《石头造型师》做很好的铺垫,请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石头,并带石头回自己座位,把石头变成一样有趣的东西。引导幼儿想象,及时肯定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给石头大胆造型。歌曲《石头碰碰响》感受石头敲击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学习用石头敲击出简单的节奏。在活动《岩石的故事》中,通过故事《我,还是我》来认识岩石,故事中的岩石是以拟人化的,具有一种坚硬(坚定)、沉稳的人格特征。了解岩石的自然属性——风吹不动,火烧不怕等;感受岩石的人格化特征——坚定、沉稳。 |
||
过程确认 |
情况属实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http://s1/mw690/0029zMwqgy6IRCRUfVS50&690
http://s8/mw690/0029zMwqgy6IRCSieVN8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