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6.7小班集体备课社会《岩石的故事》

分类: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小班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李金花 |
活动时间 |
2016.6.7 |
活动地点 |
园内音体室 |
活动主题 |
小班社会《岩石的故事》 |
主 讲 人 |
谢玉燕 |
参加对象 |
小班全体备课组成员 |
申请学时 |
主讲2学时,其他1学时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组 集体备课 小班社会《岩石的故事》
活动目标: 2.感受岩石的人格化特征——坚定,沉稳。 活动准备: 挂图第11号《我,还是我》。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小朋友都见过石头吗?那你们玩过小石头吗?我们玩过的都是小石 头,还有一中很大很大的石头,这中很大很大的石头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岩石。 师:这种很大很大的石头的名字叫什么呢? 2.结合挂图,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 下面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岩石”的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做“我,还是我”。 二、学学岩石的样子。 1.动作引出:小草被风一吹会怎么样呢?大树又会怎么样呢?那岩石会怎么样呢? 2.结合幼儿的表述引导幼儿用身体表现岩石的样子。 老师小结:岩石又大有壮,非常的结实,非常的勇敢,不怕风吹,不怕打雷和下雨,也不怕火烧。所以岩石非常的坚强。 三、表演“我们也要做岩石”。 样子。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今天我给幼儿讲了一个关于岩石的故事,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岩石的自然属性:风吹不动,火烧不等,其次是感受其人格化特征:坚定,沉稳。故事中的岩石是拟人化的,具有一种坚硬,沉稳的人格特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由于年龄的原因,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对待那些新奇的东西非常敏感,一种现象、一个演示、一段故事、一幅挂图都会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我在《岩石的故事》一课引入时,就借助挂图使孩子们看到岩石的各种画面。采用这种方法从一开始上课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好奇心,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岩石的兴趣。 通过倾听故事《我,就是我》,在形象的声音中,幼儿感受到了风、雨、雷电等的巨大威力,同时,通过理解故事内容,幼儿知道岩石是比他们都强大的物体,用肢体语言来强调他们的认识,并适时鼓励少部分胆小的幼儿,学会勇敢、学会挑战。课堂气氛很好,幼儿积极参与性强,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石头是一种十分容易获取的教育资源,我们曾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分散地利用过它。通过此次活动,幼儿认知了石头的自然属性,风吹不动、火烧不怕等,也感受到了石头的人格化特征,坚定、沉稳等。 幼儿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平凡朴实之中的意义和价值自然地潜入了他们的意识,这正是我们共同期待和努力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形象的情节、声音布置以及对比的方法,会更好更快地促进幼儿吸收课堂中要求的内容。 |
||
过程确认 |
情况属实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