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圆柱的认识》

标签:
杂谈 |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附件3: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郑荣秋 |
|
活动时间 |
2011年 |
活动地点 |
会议室 |
|
活动主题 |
|
主 |
郑荣秋 |
|
参加对象 |
梅溪小学全体数学教师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1.
2.
3、根据集体备课情况修改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http://s6/middle/75a2622agb8f8d759b4b5&690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创设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质疑内化的过程中认识圆柱的特征,自主完成对圆柱知识的建构。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圆柱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的相关基础知识之后进行教学的。虽然圆柱与已经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属于立体图形,但长方体、正方体是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而圆柱则是由曲面围成的几何形体,这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是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教育生态理论,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类比迁移、合作交流等原生态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自主去感受,去发现、不断提高课堂生态水平。
教学目标:1、认识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师:除了上下两个圆面之外,圆柱还有其他的面吗?请摸一摸圆柱上下两个面,再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它们有什么不同?
3、小结,现在你头脑中圆柱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三、教学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在木板上滚过的轨迹是什么形状?
教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师生一道演示、板书。
1、在生活中,圆柱的高会有不同的称呼,你知道吗?
2、下面哪些物体是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