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组】2017(二)六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2018-04-15 14:33:06)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

名称

六年级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管海春

活动

时间

2018.4.3

活动地点

六(1)教室

活动

主题

立体图形的整理和复习

主 讲 人

管小蓉

参加

对象

四、五、六年段数学老师

申请学时

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管小蓉老师将初定的教学设计在六年(1)班进行试教。

http://s10/mw690/0029yTkGzy7jI2SpDpDa9&690

http://s3/bmiddle/0029yTkGzy7jI2Tx67072&690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立体图形的认识

长方体与正方体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点

教师:长方体与正方体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归纳整理吗?

组织学生分组议一议,动手写一写,并互相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下表: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圆柱和圆锥。

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点呢?你能说一说吗?

组织学生观察,书面写一写,小组议一议。

指名学生汇报,引导学生逐步归纳。

圆柱:三个面,上下两个圆是底面,侧面是一个曲面。

圆锥:两个面,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课堂作业】

.求几个面问题  .切割问题 .粘合问题 .空间思维问题 .深思熟虑问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年段老师探讨意见:

管老师通过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以及计算,帮助学生回忆并整理对相关立体图形的认识以及空间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它们的空间概念。由于课时内容比较多,整理复习花的时间太多了,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时间做,大家一致建议整理复习的表格提前让学生课前完成,课上反馈汇报。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通过磨课,以及对磨课这一学习方式的思考,通过磨课能深刻理解教材。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同组老师讨论教材时,大家就有不同的理解,这样思维更宽更广。而且,所有参与磨课的老师都受益。同时磨课指导我学会了精益求精。

 

 

过程

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吴海哨

说明:每一次教研活动后,都需填写此表,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http://s4/mw690/0029yTkGzy7jI34aIan43&690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六年级展示课

项目负责人

管海春

活动时间

2018.4. 4

活动地点

六(2)教室

活动主题

立体图形的整理和复习

主 讲 人

管小蓉

参加对象

全校数学组老师

申请学时

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管小蓉老师将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在六年(2)班进行展示。

教学过程:

http://s14/mw690/0029yTkGzy7jI3aqXPn4d&690

http://s14/mw690/0029yTkGzy7jI3qpnMp0d&690


全校数学教师进行课后讨论

1、管小蓉老师说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以创设情景——知识梳理——构建网络——练习提升为主要线索展开教学。在这节课里,注重构建知识网络,再现知识结构,深化认知水平;注重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学习数学的价值;注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体现了复习课的实效性。

2、王爱芳老师进行磨课历程

本节课是将小学阶段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知识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复习课。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集中在一起,复习它们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比较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进一步掌握这些图形的特征。使学生整理与复习这四种立体图形表面积、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简单推理的能力,沟通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

  《立体图形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管老师星期二上午进行了一次试教,我觉得管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清晰,富有层次。首先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相同点和不同点,接着还复习圆柱和圆锥的各有什么特点,这样教可以加深学生对学过图形本质特征的理解,又能进行知识点的重建和巩固。管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意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把学生学过的零散的知识通过梳理,让学生感受到立体图形各自的特征和共同点与不同点。同时既照顾到知识的整理归纳,又能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很好的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课堂上能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力。一节复习课不显得枯燥。管老师把复习过程组织成学生再认识的过程,从更高的角度掌握和理解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尽量的让学生去说、想、做,让学生在参与中复习知识。管老师老师在练习的设计上形式多样,避免大量重复的机械练习,做到训练题目最优化。只是前面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用时偏多,导致后面的有几道优化题没完成,我们建议在这方面进行调整,以节省时间完成优化题,这样会更加倒合理。

今天这节展示课,管老师教学设计显得更加合理紧凑,老师和学生融于一体,学生积极性很高,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示范课。

3、管海春老师叙述评课过程

复习课难上,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总复习课就更难上。因为复习课它既没有新授课的“新鲜感”,也没有练习课的“成就感”。 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里让复习效益最大化呢?现就管老师的“立体图形的整理复习”一课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管老师首先请大家观察,说说自己学过哪些立体图形,然后让学生分类说说它们具体的特征导入这节课。我觉得管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清晰,富有层次。这样教可以加深学生对学过图形本质特征的理解,又能进行知识点的重建和巩固。这样的导入部分可以让学生记一记个图形的特征,唤起学生的旧知,然后让学生比较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这样设计较合理。 

管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意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把学生学过的零散的知识通过梳理让学生感受到立体图形各自的特征和共同点与不同点。同时既照顾到知识的整理归纳,又能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很好的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课堂上能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一节复习课不显得枯燥,而是有声有色。 

复习课绝不是对旧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学生认识的继续、深化和提高。管老师把复习过程组织成学生再认识的过程,从更高的角度掌握和理解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复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尽量的让学生去说、想、做,让学生在参与中复习好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而不是简单的老师讲学生做好了完事。 

管老师在练习的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注意了练习题目的变式性和系列化,避免大量重复的机械练习,•做到“训练题目最优化”。对学生在练习中暴露出来的缺陷和不足能及时地矫正、评价。在最后一题的设计,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看似简单而又很容易错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归纳总结,使本节课在学生兴致高昂时结束,让学生回味无穷,达到了学生认为复习课也很有意思这种效果。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立体如下知识的整理还不够开放

 

各位听课老师谈谈感想

 

管老师教学评价中创造性地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百分数知识,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情绪进行自我评价,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促使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本节课以创设情景——知识梳理——构建网络——练习提升为主要线索展开教学。在这节课里,注重构建知识网络,再现知识结构,深化认知水平;注重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学习数学的价值;注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体现了复习课的实效性。练习中的切割问题,粘合问题,空间思维问题,都是以学生平时较容易出错,混淆的知识,所以就有针对地进行补缺补漏。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吴海哨

 

说明:每一次教研活动后,都需填写此表,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http://s1/mw690/0029yTkGzy7jI3ubFGEa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