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教研组校本培训活动--《杨氏之子》

(2011-04-19 14:35:54)
标签:

杂谈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集体磨课

项目负责人

金衍慧

活动时间

2011319

活动地点

办公室

活动主题

研讨《杨氏之子》

主 讲人

郑玲香

参加对象

温海映、温西依、陈海静、金衍慧、林素娇、

郑玲香、毛玉叶、陈春蕾、林淑静

申请学时

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这一次,我们组内的老师研讨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杨氏之子》,主要有:

一、关于教材

1.教材内容:《杨氏之子》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

2.教材简析:第三组的主题是语言的艺术,本组课文最大的特点是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杨氏之子》对答巧妙;《晏子使楚》应答机智;剧本《半截蜡烛》和相声《打电话》更以语言见长。这样编排,就是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这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

二、关于教法

读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读,这与本课教学重点不谋而合,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该方法导语激趣――讲究激励性,初读寻疑――提倡自主性,再读释疑――倡导探究性,细读解析――主张创造性,精读入情――讲究情境性,美读品味――提倡鉴赏性,熟读成诵――主张积累性。这种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能读书,又能激励兴趣、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游戏激趣法、创设情境法也是本课教学中两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促进了读式教学法的读,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http://s14/bmiddle/75a2441ega14009863f9d&690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通过本次的磨课,本组成员一致认为: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生在本课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文,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细读――精读――美读――熟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寻疑――释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诵的过程,体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除此之外,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还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读懂了课文内容。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周黎明

说明:每一次教研活动后,都需填写此表,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http://s16/middle/75a2441ega14ed9a0ea5f&690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集体磨课

项目负责人

金衍慧

活动时间

2011321

活动地点

办公室

活动主题

研讨《杨氏之子》

主 讲人

郑玲香

参加对象

温海映、温西依、陈海静、金衍慧、林素娇、

郑玲香、毛玉叶、陈春蕾、林淑静

申请学时

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http://s13/bmiddle/75a2441ega14004fb547c&690

教研组老师围绕《
杨氏之子》在五(2)展开了第二次的磨课活动。本组成员在课后交流中,一致认为亮点是:善用激励性语言,努力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特点,把作业本引入课堂,板书设计言简意赅,选择中心词、关键句,凸显杨氏之子聪慧机敏形象。

要注意的就是一些小细节,主要集中在这么几点:

一、整个课堂教学较凌乱。

二、朗读指导不够到位。

三、重点不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不够彰显。

四、课件设计过于随意,教师被课件牵着鼻子走。

针对以上共识,本组成员再次深入研读教材,整合组员意见,精心修改,在保留郑老师教案亮点的同时,对教案进行大刀阔斧。

一、删繁就简。

二、在“读”字下功夫。

三、重点突出。

四、课件重新设计。

 

活动反思

与建议

 

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使我们对新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对学情的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实践不断丰富,教学智慧得以发展。对这样一位高龄(接近50岁)的教师,能经受磨课的磨难,我满怀敬佩。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周黎明

说明:每一次教研活动后,都需填写此表,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http://s1/middle/75a2441ega14edb7ad250&690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团队赛课

项目负责人

金衍慧

活动时间

2011323

活动地点

五(3

活动主题

研讨课《杨氏之子》

主 讲人

郑玲香

参加对象

全体语文组教师

申请学时

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http://s6/bmiddle/75a2441ega140012aef95&690

本堂课上,郑老师努力呈现,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教学过程如下:

一、谈话导入。   读题,解题。

二、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读通情况

三、理解文意。

1.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批注在文中,据此初步理解句意。

2、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四、体会语言精妙。

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话?为什么?

2.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你认为哪一句更好?

3.想像: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拓展阅读。

讲解《作业本》最后一题。

六、课外延伸,综合学习。

 

活动反思

与建议

 

 

记得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行,这是教育行为修炼的颠扑不破的法则。是的,好课不仅是每个老师的追求,更是为之奋斗的目标。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周黎明

说明:每一次教研活动后,都需填写此表,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http://s1/middle/75a2441ega14edcebc13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