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组】2021(二)第5次教研活动——第3次集体备课

(2022-05-11 15:48:32)
分类: 综合组(科学信息组)

鳌江镇第一小学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5 次

项目名称

信息组《变量计数》第3次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郑书琴

活动时间

2022年3月23日

活动地点

电脑室

活动主题

指向计算思维的项目式编程教学研究

执教者

张泽

参加对象

综合组全体成员

申请学时

4

活动内容

及进程

本次集体备课主要围绕课堂上的问题进行探讨:

1. 问题1:项目化学习,如何设计?

第二次试教,张老师利用学生自己上节课设计的知识问答程序,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呈现上节课的流程图,再引导为什么引入本课内容,怎么应用,衔接得就非常自然,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富有多样性和创新性。但是总感觉项目化还不够,项目是什么呢?

改进:将本单元前面五课(6-10课)设计为一个整体的项目化学习任务:知识问答系统,引导学生上节课完成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通过今天学习解决了什么问题?又存在什么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解决。这样的项目学生就很清晰,当下要做什么学生也明白。把大项目分解成每一节课的小问题去解决,最终完成项目,也很有成就感。

2. 问题2:程序算法,如何呈现?

第二次试教,张老师出示了上节课流程图,但并没有重点进行回顾讲解,也没有发挥流程图的作用,那么算法思维有进入学生的脑子里了吗?如何改进呢?

改进:在课的开始通过流程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分析本课的算法,将复杂的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发挥了流程图在编程过程中的作用,学生的逻辑思维也在这样由算法到程序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3. 问题3:抽象概念,如何介绍?

第二次磨课,张老师还增加了学生先通过自学书本内容,再进行反馈,教师通过流程图,分析变量的增加、减少、设定和读取,学生对变量的理解就更加深入了,对变量的应用在脑子中有了一个算法,在以后变量的应用上也会有对应的思维。

4. 问题4:学生主体,如何体现?

第二次磨课,张老师就开始有意识地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变量的概念让学生自学引出,变量增加让学生自主探究,变量的减少和设定由学生出现的问题引出。

改进:让学生来教学生,让学生来测试评价同伴的程序,由学生的问题来延伸出下一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大家围绕前面提出的四个核心问题,结合张老师第二次试教的课堂做进一步探讨。在解决前面四个问题的基础上,老师们对流程图的应用,程序算法的呈现,抽象概念如何介绍,学生个体如何突出,以及如何设计项目化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也有了进一步认识。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活动照片、考勤讲稿、教学设计作为附件,表格后。         

附件1:考勤表

【综合组】2021(二)第5次教研活动——第3次集体备课

附件2:活动照片

【综合组】2021(二)第5次教研活动——第3次集体备课

附件3:《变量计数》教学设计(二稿)

8 变量计数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以流程图的方式描述了应用变量为知识问答程序增加计分功能的算法,并提供了程序设计中使用变量的一般思路。教材首先以程序为例,介绍了变量的概念和组成,强调了变量名和变量值之间的关系,展示了变量的常规操作指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变量,教材以“小知识”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变量想象成一个存放数据的盒子,化抽象为形象。

学情分析

本课学生需要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完善算法,增加计分和输出得分的功能。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变量,寻找、组合合适指令,完善脚本,从而实现算法。本课学生既能完善程序的计分机制,又能让学生了解负数值来减少变量值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变量概念,掌握变量的建立、赋值、自增自减等基本操作,学会使用变量的一般方法。

2.完善“知识问答”程序的算法,编写计分功能的脚本。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变量概念,学会使用变量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变量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为他们设计了询问交互程序,瞧!他们玩的多开心呀!但他们还有问题反馈给老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PPT中存在的问题)

一起来了解遇到的问题。

师:原来在计分过程中,他们还需要利用纸笔记录训练得分,这可太麻烦了,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吗?

师:老师有个建议,如果能让询问交互程序中加上自动计分功能,那么训练过程可方便多了,这能够实现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利用变量实现计数吧!

二、认识变量

(基本概念)师:那么什么是变量呢?变量就是一个存储各种数据的一个存储空间,就像老师手中的盒子一样,它由2部分组成分别是变量名和变量值。

(实验过程)师: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认识变量吧。瞧,老师手中有一个盒子,上面贴着“得分”的标签,这就是变量名,这个盒子现在是空的,说明其中变量的值为0。现在假设汉字听写大赛的成员们获得了10分,老师将手中的分数卡放入至变量中,这样变量的值变成了多少了?(学生能说出变量值=10

成员们又获得10分,老师又需要放入10分,现在变量值是?(变量值=20)突然,成员们答错10分,老师要拿出10分,现在变量值是?(变量值=10

(实验反馈)师:请问在实验过程中,哪部分会变化,哪部分是不变的呢?变量名是变量的标识,具有唯一性,在程序过程中,一般不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取名时,要注重变量名的意义。变量值会随着程序运行发生增加、减少、设定等操作。

(生活案例)师:通过实验,你是不是对变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你能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变量的例子呢?

三、创建变量

师:Mind+软件中,与变量相关的语句在哪里呢?你能找一找吗?

任务一:寻找新建变量的方法。

(取变量名)师:请你来找一找吧!你能新建一个变量吗?注意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窗口,需要输入变量名,之前我们知道变量名需要具备一定的意义。这节课,我们要设计的是计分功能,那变量名可以取成什么呢?对我们可以取成“得分”。

(应用角色按钮)师:在变量名下方还有2个选项哦!分别是适用于所有角色和仅适用于当前角色。一般我们希望创建的变量所有角色都可使用,就选择适用于所有角色. 

四、答对加分功能

(流程图梳理思路)师: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变量,接下来我们就能应用变量来创建程序功能了!首先,我们先找一找,让得分增加的语句在哪里呢?是的可以使用“将得分值增加1”的功能,让得分变量增加,那么这条语句我们应该增加在上节课流程图的哪一步里面呢?谁来试一试?你为什么要放在这里呢?(加分功能应该在判断回答正确这边,且在输出答对提示后面)

(软件实操)师:现在通过流程图,我们已经梳理清晰了思路,那么在Mind+软件中,你应该如何使用指令,实现这个功能呢?

任务二:增加计分(加分、减分)功能。

(问题发现)师:有谁成功实现加分了?请你帮助老师实现答对加分的功能吧!请你进行第一次实验,下面的同学我们一起关注变量值的变化,变量值从0变为10.请你进行第二次实验,变量值从10变为20。同学们有发现什么问题吗?哎,当绿旗被按下,应该是一个新的程序开启,为什么会保留之前的得分分值呢?

(初始化)师:对,我们忘记了非常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初始化操作,要如何进行初始化呢?你来试一试,请你进行2次实验,我们一起再来观察观察变量值的变化。现在程序是不是正常了呢?是的,但我们还是要注意,变量的初识化并不一定都设置为0,你需要根据程序情况进行分析。比如我给每个队伍初始分值为5分,那么变量初始化设置值便需要设置为5

五、答错减分功能

(问题发布)师:刚才有同学发出疑问,没有看到答错减分的指令,有同学知道如何实现答错减分的功能吗?

生上台演示

(难点梳理)师:看来数学的知识对我们的编程也很有帮助!

为了让我们的程序变得更加完整,我们还需要输出最终的得分,那如何由角色说出最终的“得分”呢?

师演示  

你们都看明白了吗?

任务三:完善程序,添加输出“得分”功能。

六、程序分析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基本都实现了答错减分的功能,你们能来帮助老师分析分析以下2位同学的程序有什么错误吗?出示2个错误程序。

1.程序中将得分变量初始化放在输出答案下方。

2.初始化位置不合理。

七、拓展提升

师:现在同学们的程序基本都一模一样,请完成以下拓展提升的任务:

1.提升任务:添加更多的题目完善训练程序。

2.提升任务:添加一个新的变量。

八、欣赏作品

我们现在一起来测试一下同学们的程序,有这几个评价标准,我们试着给这些同学打打分。

【综合组】2021(二)第5次教研活动——第3次集体备课

现在,同桌之间也请你们互相测试一下对方的作品,给对方打打分,看看他能得到几颗星?

九、课堂小结

(知识总结)师:本节课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谁来总结一下?

(后续延伸)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设计成功了变量计分功能,我们项目进程又往前推动了一步,后续我们会为程序添加更丰富的题库,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收集汉字听写问题,和小伙伴讨论讨论你要设计什么类型的题目呢?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附件4:《变量计数》教学设计(三稿)

8 变量计数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以流程图的方式描述了应用变量为知识问答程序增加计分功能的算法,并提供了程序设计中使用变量的一般思路。教材首先以程序为例,介绍了变量的概念和组成,强调了变量名和变量值之间的关系,展示了变量的常规操作指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变量,教材以“小知识”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变量想象成一个存放数据的盒子,化抽象为形象。

学情分析

本课学生需要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完善算法,增加计分和输出得分的功能。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变量,寻找、组合合适指令,完善脚本,从而实现算法。本课学生既能完善程序的计分机制,又能让学生了解负数值来减少变量值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变量概念,掌握变量的建立、赋值、自增自减等基本操作,学会使用变量的一般方法。

2.完善“知识问答”程序的算法,编写计分功能的脚本。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变量概念,学会使用变量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变量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黑板上贴的是什么?(不完整的流程图)

师生共同回顾流程图。

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询问交互,做了一个问答程序,老师也让我们学校的学生进行了测试,可是他还有问题反馈给老师,你们看,他在干嘛?

他们在测试的过程中还有问题反馈给老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存在的问题)

师:是的,在计分过程中,他们还需要利用纸笔记录训练得分,这可太麻烦了,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预设:是啊,如果能让询问交互程序中加上自动计分功能,那么训练过程可方便多了,这能够实现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利用变量实现计数吧!

二、认识变量

(基本概念)师:那么什么是变量呢?

(自学课本)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三个问题自学课本P22

活动一  知识竞答

1、 什么是变量?

2、 写变量名需要注意什么?

3、 可对变量值进行哪些操作?

预设:1、变量是是存放数据的一个存储空间,由变量名和变量值组成。

2、变量名是有意义的、具有唯一性

3、读取、设定、增加或减少

现在我们对变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那如何利用变量实现计数功能呢?我们继续往下学习。

三、创建变量

活动二:新建一个变量。

打开上节课的询问交互程序,新建变量并思考:

1 新建一个变量后,舞台上有什么变化?

2 试一试,能修改变量的名字吗?怎么删除变量?

3 建了变量后,指令区出示的脚本分别有什么功能?

四、答对加分功能

(流程图梳理思路)师: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变量,接下来我们就能应用变量来创建程序功能了!首先,我们先找一找,让得分增加的语句在哪里呢?是的可以使用“将得分值增加1”的功能,让得分变量增加,那么这条语句我们应该增加在上节课流程图的哪一步里面呢?谁来试一试?你为什么要放在这里呢?(加分功能应该在判断回答正确这边,且在输出答对提示后面)

(软件实操)师:现在通过流程图,我们已经梳理清晰了思路,那么在Mind+软件中,你应该如何使用指令,实现这个功能呢?

生上台演示

为了让我们的程序变得更加完整,我们还需要输出最终的得分,那如何由角色说出最终的“得分”呢?

师演示

同学们,你们都学会了吗?

活动三:完善程序。

实现计分(加分、减分)功能,并输出得分

六、程序分析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基本都实现了答错减分的功能,你们能来帮助老师分析分析以下2位同学的程序有什么错误吗?出示2个错误程序。

1.程序中将得分变量初始化放在输出答案下方。

2.初始化位置不合理。

七、拓展提升

师:现在同学们的程序基本都一模一样,请完成以下拓展提升的任务:

1.提升任务:添加更多的题目完善训练程序。

2.提升任务:添加一个新的变量。

八、欣赏作品

我们现在一起来测试一下同学们的程序,有这几个评价标准,我们试着给这些同学打打分。

【综合组】2021(二)第5次教研活动——第3次集体备课

现在,同桌之间也请你们互相测试一下对方的作品,给对方打打分,看看他能得到几颗星?

九、课堂小结

(知识总结)师:本节课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谁来总结一下?

(后续延伸)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设计成功了变量计分功能,我们项目进程又往前推动了一步,后续我们会为程序添加更丰富的题库,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收集汉字听写问题,和小伙伴讨论讨论你要设计什么类型的题目呢?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