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二学期低段数学组活动1
鳌江镇第一小学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第1次)
|
项目名称 |
《认识面积》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吴慧芳 |
|
活动时间 |
3.21 |
活动地点 |
三(6)教室 |
|
活动主题 |
基于单元统整背景的深度学习的活动设计 |
执教者 |
白陈悦 |
|
参加对象 |
低段数学教研组 |
申请学时 |
4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1、白陈悦老师上课;
|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导入部分需要重新设计,课堂节奏应该把控一下,给后面的练习腾时间。 |
||
|
过程确认 |
|
||
修改前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3.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
一、导入
板书:认识面积
提问:关于面积你知道什么?
谈话:看来小朋友们对于面积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面积。
二、初步感悟面积的含义
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些图形,你认为以上图形的面积在哪,涂一涂。
学习任务一: 涂面积
任务要求:你认为以上图形的面积在哪里,涂一涂。
展示:(2个)
图形1:你认为他们找的对吗?(手势表示对错)
图形2:对吗?(手势表示对错)
图形3:对吗?(手势表示对错)
图形4:
提问:这个图形和前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预设:前面三个图形都是封闭图形,这个是不封闭图形。
追问:你们觉得这个同学涂起来的部分是这个图形的面积吗?
动画展示(延长)
小结:不封闭图形的面积我们是不能确定的。
谈话:刚刚我们找到了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那生活中物体表面有面积吗,在哪呢?
学习任务二:找面积
任务要求:1.摸一摸,说一说不同的物体表面的面积分别在哪。
反馈:
提问:你找到了哪个物体表面的面积?
预设:摸桌子,我找了桌子的面积。
谈话:你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吗,这是桌子表面的大小,就是桌子表面的面积。
提问:你们还找到了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
预设:这是桌子表面的大小,就是桌子表面的面积;这是铅笔盒表面的大小,就是铅笔盒表面的面积;这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那现在你觉得什么是面积?
小结:像桌子的表面大小,数学书表面大小,黑板表面大小,这样叫做面积。
三、比较面积的大小
追问:我们刚刚说这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那这里呢?这里呢?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数学书的每个面都有面积,
提问:那你能说一说,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吗?
预设: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数学书侧面的面积小…….
提问:你还能说一说什么的面积大,什么的面积小吗?
预设:桌子表面的面积大,数学书表面的面积小。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预设:
1.
通过肉眼观察发现数学书的面积比桌子表面面积小
追问:如果用肉眼看不出来该怎么比较?
2.重叠法
把数学书放在课桌上,发现数学书表面积小。
追问:如果重叠法还是难以比较呢?如果要去测量面积我们可以如何测量?
老师带来了两个图形,你觉得用观察法和重叠法,能够比较面积的大小吗?
学习任务三:比一比面积的大小
任务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测量工具,测一测、量一量、比一比图形的面积。
所给工具:正方形纸片、三角形纸片、圆形纸片。
展示:
第一组:用小圆片摆,发现第一个图形可以摆10个小圆片,第二个图形可以摆12个小圆片。
第二组:用三角形摆,发现,第一个图形可以摆9个三角形,第二个图形能摆21个三角形。
第三组:用正方形摆,发现第一个图形能摆10个小正方形,第二个图形能摆12个正方形。
提问:你发现了用哪种图形作为面积单位最合适呢?
小结:用小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最合适,因为不管是三角形还是圆形,都不能把长方形铺满,存在局限性,所以小正方形最合适。
追问:那老师也用小正方形来比较了两个图形的面积,你觉得对吗?
小结:在比较面积大小时,需要用统一的标准来比较。
四、巩固延伸
修改后教案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3.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会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一、导入
提问:你能比较A和B的大小吗?
预设:A大。
追问:A的大小在哪里呢?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预设1:指周长。
预设2:摸面积
学生探讨两位小朋友的做法,得出边线是周长不是A部分的大小。
提问:谁能再来摸一摸B的大小呢?有什么感受呢?
预设:平平的,一片一片的。
小结:像这样面的大小我们就叫做面积,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面积。
二、初步感悟面积的含义
提问:我们刚刚说面积就是面的大小,你还能找到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呢?
学习任务一:找面积
任务要求:摸一摸,说一说不同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分别在哪。
反馈:
预设:桌子、书本
桌子:
你找到了桌子表面的大小,你能摸一摸吗?
(全班一起摸一摸桌子表面的大小。)
书本:数学书这个面的大小在哪里?摸一摸。
追问:数学书还有其他面有大小吗?请你摸一摸然后告诉老师。
提问:那现在你觉得什么是面积?
小结:像桌子表面的大小,数学书表面的大小,黑板表面的大小,还有之前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大小,这样叫做面积。
三、比较面积的大小
提问:我们刚刚找到了好多物体表面的面积,那你能说一说,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预设: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数学书侧面的面积小…….
提问:你还能说一说什么的面积大,什么的面积小吗?
预设:桌子表面的面积大,数学书表面的面积小。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预设:
1.
通过肉眼观察发现数学书的面积比桌子表面面积小
2.重叠法
把数学书放在课桌上,发现数学书表面积小。
谈话:老师带来了两个图形,你能比一比谁的面积大吗?
提问:观察法无法比较,重叠法也无法比较,怎么办呢?
现在老师这里有个动手操作的机会,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学习任务三:比一比面积的大小
任务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测量工具,测一测、量一量、比一比图形的面积。
所给工具:正方形纸片、三角形纸片、圆形纸片。
展示:
第一组:用小圆片摆,发现第一个图形可以摆10个小圆片,第二个图形可以摆12个小圆片。
第二组:用三角形摆,发现,第一个图形可以摆9个三角形,第二个图形能摆21个三角形。
第三组:用正方形摆,发现第一个图形能摆10个小正方形,第二个图形能摆12个正方形。
提问:你发现了用哪种图形作为面积单位最合适呢?
小结:用小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最合适,因为不管是三角形还是圆形,都不能把长方形铺满,存在局限性,所以小正方形最合适。
提问:有两个图形被老师藏起来了,第一个图形老师摆了4个正方形,第二个图形摆了16个正方形,你们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在比较面积大小时,需要用统一的标准来比较。
三、回顾延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