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语文组第一次集体备课
鳌江镇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低段语文组第1次)
|
活动名称 |
《6.树和喜鹊》集体备课 |
活动主持 |
林宣惠 |
|
|
活动时间 |
4月10日 |
活动地点 |
一年级办公室 |
|
|
参加对象 |
一年级段5人 |
申请学时 |
||
|
活动主题 |
学为中心 |
|||
|
活动过程 |
一、分析现阶段一年级孩子的学情 一年级学生正慢慢适应集体学习的生活,在班级体这个社会群体中,他们要学会沟通交流,学会交朋友。这篇课文能让学生在感受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变化中,体会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二、理清教学板块,再次修改 1.陈丽霞:导入修改创设情境,来自“树和喜鹊”的求助。这一环节以求助信的形式引入,不仅满足了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专注能力、梳理思路的过程。 2.林学知:分组呈现,读准生字,要闯过三关。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闯关,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并在闯关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3.叶彩霞:细读品悟,感受“孤单”;对比阅读,理解“邻居”的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无声中告诉学生“抓住关键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的读书方法。 4.林宣惠:观察发现,写好生字环节,减少生字个数,给学生充分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学,教师适时查缺补漏,指导方法。 三、陈海静老师整理教案 四、再次修改,提出问题 1.林宣惠、叶彩霞、陈海静:字词是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重点,是否在分类积累词汇的同时也指向文章核心? 2.林学知、陈丽霞: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这份预案能否让学生全程、全体参与? 五、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1.修改后字词要侧重积累和运用。通过闯关,字词的教学目标完成比较顺利。 2.初步让学生感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孤单的意思是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才会显得孤单。所以从只有入手,先让学生找出第一自然段中的事物,再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数量少,哪一个词直接说明他们数量少?那就是“只有”,让学生也尝试用只有练习说话,让他们感知只有强调数量非常少,进而引导因为只有一个所以让喜鹊和树都觉得很孤单。这样将两个关键词语放在一起理解,一起运用,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学生就自然而然就重读了“只有”。这样将理解、运用朗读相结合,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很有帮助。 3.初步让学生运用抓住关键字词的方法找中心点。课文的最后一个片段揭示了的中心主旨:有朋友才会快乐。中心就在孩子们这样拼凑起来,然后教师最后总结,喜鹊们是因为有了更多的伙伴才会更加快乐,点明主旨。 |
|||
|
改进与反思 |
语文课就是一种语言素材的积累及运用,并不是把一篇课文上完就好,我们要把课文切割成一个个语言知识的训练点,让孩子们每天都能积累一些字词,一些句式,一些学习方法,再收获一些学习感悟,我想这样日积月累的学习下去,孩子们的语言发展能力应该会得到逐步地提高。 |
|||
|
附件材料 |
附件1:活动照片 附件2:《XX》教学设计(讨论稿) 附件3:《XX》教学设计(修改稿)
|
|||
讨论稿:
6.树和喜鹊
教材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两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正确美观地书写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读出由孤单到快乐的情绪变化。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玩游戏:汉字猜猜猜
1.分别猜“鸟”“隹”“鹊”三个汉字,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引出“喜鹊”。
2.揭示本节课课题,宣布上课。
板块一、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强调站着读的姿势:人站正,书拿好,眼睛看着书。
学习活动一:
1.自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畅。
师:从前,有一棵树和一只鸟都觉得很孤单,这是为什么呢?
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随机正音。重点认读多音字“只”, 根据意思判断多音字的读音。生字词“窝、孤单”。
师:后来,这里有了变化,谁接着读?
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随机正音。重点认读多音字“种”,生字词
师:有了邻居以后,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谁来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随机正音。重点认读多音字“乐”,生字词
4.
一开始,那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树和喜鹊都很——(孤单),后来,那里种了很多树,来了很多喜鹊,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它们都感到很——(快乐)。
板块二、细读品悟
1.同桌互读第一部分内容。
导语:树和喜鹊都很孤单,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起读一读,如果同桌还不能读正确,请你停下来帮帮他;读完后,想一想从课文哪些词语中发现树和喜鹊真的都很孤单,轻声说给同桌听。
2.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动画展示画面,师生合作讲述等方式,初步感受“孤单”,理解“孤单”:原来“孤单”就是——除了自己,再也没有别人了!认识“孤单”一词里的两个新偏旁“子字旁”和“倒八”(板贴偏旁名称)。
3.联结自我感悟“孤单”。如:爸爸不在家,妈妈不在家,只有你一个人,你会感到——孤单。老师走了,同学们也走了,教室里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会感到——孤单。想一想自己感到孤单的时候,用上“孤单”说一说。
4.
5.
板块三:复习生字词
一棵树
孤单--快乐
一只喜鹊
板块四、对比阅读
学习活动二:
1.自读第二部分,想一想,后来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2.交流反馈,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短语“好多好多树、都有鸟窝、都有喜鹊”。
3.结合动画展示,师生接力朗读:
师:后来,这里种了——(生:好多好多树),树和树住在一起,树有了——(生:邻居);每棵树上——(生: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生:都有喜鹊),喜鹊和喜鹊住在一起,喜鹊有了——(生:邻居)。
4.聚焦“邻居”,理解“邻居”。
(1)“邻居”这个词中,哪个字是哪个字的邻居?结合识记生字。
(2)想象说话:有了邻居,树和喜鹊又会说些什么呢?
5.根据交流理解,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部分。
6.男女生对读第一第二部分,再次感受没有朋友的“孤单”和有了“邻居”后的快乐。
板块五、观察发现
学习活动三:
1.游戏:给生字找邻居。
(1)“孤单
(2)读一读排列好的词语。
(1)通过加辅助线的方式,发现“单”和“居”都是上窄下宽的字。
(2)抓要点指导书写。
“单”书写要点:倒八要点小撇长,四横间隔一样,第三横在横中线上,第四横伸长。
3.指导书写“招、呼、快”。
(1)观察三个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发现共同点:做窄又宽。
(2)教师范写班级里学生认为最难写的一个,其他两个迁移书写。
4.直到书写“乐”
提示:左右基本对称,“小”的竖勾不能与上面的撇相连。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一棵树→一只喜鹊→孤单
很多树→很多喜鹊→快乐
修改稿:
6.树和喜鹊
教材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两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正确美观地书写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读出由孤单到快乐的情绪变化。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
1.来自“树和喜鹊”的求助。
出示信封,上面印着树和喜鹊的图片、签名。
内容:
一年(3)班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我们遇到了大麻烦,你们愿意来帮帮我们吗?
2.过渡: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3.揭题,齐读课题。
板块二、分组呈现,读准生字
1.自由读课文,标好自然段。
学习活动一:
(1)自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畅。
2.师:要想帮助喜鹊姐姐和大树爷爷,必须要闯过三关。
请看第一关:
鸟窝(图片)
3个小老师,一个读完讲解一个词语。齐读一次。
孤单:子字旁的字:孙、孩
单:倒八、羊
请看第二关:(多音字,红蓝色呈现)
只有
种树
都是
一组一组出现,指名3人读,男女生读。
请看第三关::
一棵树
课文中还有“一”
这些“一”还会吗?你能教教老师读这些“一”吗?
“一”是一个善变的孩子,她有不同的帽子。“一”在第四声前读yi第二声。
指名读2——齐读
板块三:细读品悟
过渡:一年(3)班的小朋友果然厉害!大树爷爷和喜鹊姐姐已经把他们的苦恼写在了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说树和喜鹊的苦恼。加红“一的词语”
3.教师板书:一棵树、一只喜鹊
4.出示第二自然段。师:他们的苦恼就是第二自然段中说到的“孤单”啊!就像我们有些小朋友是独生子、独生女,一个人在家里有时也是很孤单的,就跟他们一样。(齐读)
原来联系前面的课文还能读懂第二自然段里“孤单”的意思,像理解词语的方法老师告诉你们,叫作联系上下文。
5.范读。
师:他们的苦恼可真让人头疼,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帮帮他们。请小朋友帮老师评一评,看老师读得好不好。
6.指名评价——突出“只有”(加红)
——指名读——比较没有“只有”的句子——评一评,体会“只有”更突出孤单。——齐读。
板块四、对比阅读
过渡:多亏了你们的帮助,许许多多的人听说了他们的苦恼,都赶来帮忙了!瞧!
学习活动二:
1.自读第二部分,想一想,后来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2.交流反馈,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短语“好多好多树、都有鸟窝、都有喜鹊”。
3.结合动画展示,师生接力朗读:
4.聚焦“邻居”,理解“邻居”。
(1)“邻居”这个词中,哪个字是哪个字的邻居?结合识记生字。
(2)想象说话:有了邻居,树和喜鹊又会说些什么呢?
5.根据交流理解,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部分。
6.男女生对读第一第二部分,再次感受没有朋友的“孤单”和有了“邻居”后的快乐。
7.再次强调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板块五、观察发现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了抓住重点字朗读句子的方法,还学习了联系上下文理解了“孤单”“邻居”。我们接下来还要来学习写一写。
1.学习“单”
2.学习“居”
书写要点:半包围结构,用增加辅助线的方法把握结构特点;左上部分撇要舒展,下面部分“古”的横要长。
3.练写,点评(三星:正确、整洁美观、不用橡皮擦)。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一棵树→一只喜鹊→孤单
很多树→很多喜鹊→快乐
现场照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