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组】2014(一)第6次教研活动——郑书琴老师执教《图文并茂美文章》

标签:
教育 |
分类: 综合组(科学信息组) |
鳌江镇第一小学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
“一人一课”教研活动 |
项目负责人 |
秦然 |
|
活动时间 |
2014年12月03日 |
活动地点 |
电脑室 |
|
活动主题 |
《图文并茂美文章》 |
执教者 |
郑书琴 |
|
参加对象 |
综合组、体育组全体成员 |
申请学时 |
4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郑书琴老师执教《图文并茂美文章》 1、引入; 2、自学插入图片; 3、插入合适的图片; 4、调整图片尺寸和位置; 5、展示评价; 6、总结保存作品。 二、温玉叶老师做点评 三、集体评课讨论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本课教学应用了多个微视频,在技能科目教学中如何恰当地应用微视频教学是本次研讨的主题,我们觉得在重难点处以及一些操作性比较强需要学生重复学习的知识点上可以充分应用微视频。微视频的应用也主要是为了培养想学生使用微视频的习惯。 |
|||
过程确认 |
|
|||
http://s15/mw690/0029yHXIgy6Piug6GsKae&690
http://s16/mw690/0029yHXIgy6PiudVncj9f&690
http://s15/mw690/0029yHXIgy6PiuiAzEi8e&690
http://s13/mw690/0029yHXIgy6PiudjOs40c&690
附:
四上第十二课 《图文并茂美文章》教学设计
郑书琴
教学目标
1.通过在小报中添加图片,掌握插入图片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图片的调整,掌握对图片尺寸、大小、位置和环绕方式的设置。
重点难点
重点: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难点:插入合适的图片和图片的合理设置。
课前:
师:真有缘,今天第二次给我们班同学上课,老师来自鳌江一小,叫我什么还记得吗?
师:上次课同学们给郑老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尤其聪明,为什么知道吗?因为你们特别善于倾听、思考。你看“聪”字什么旁?什么底?“耳”用来听,“心”用来思考。今天我也要看看我们班同学是不是也特别聪明。
我们约定:
1. 老师拍手,学生跟坐,手离开鼠标马上做好;
2. 遇到困难或有话要说,请举手;
3. 完成任务的小老师可以去寻找需要帮助的同学(举手的);
做个小游戏,考考同学们的反应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控制电脑)
师: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制作这样一份小报(展示课件),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IT风云人物”文档。
师:看,老师对它进一步编辑,变成了这样(展示课件),请同学们欣赏两份小报,更喜欢哪一份?
生:小报2
师:为什么?
生:有图片。
师:给小报配上图片之后,人物形象就更直观更鲜活了。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给小报配上图片。第12课《图文并茂美文章》
二、自学插入图片
师:怎么插入图片呢?
师:其实插入“图片”的方法与前面插入“艺术字”“剪贴画”的方法类似。请同学们打开老师发给你们的学习帮助资料,自学第一页“插入图片”。
师:郑老师已经在同学们桌面上下发了“IT风云人物”文件夹,里面有个“IT风云人物”小报和一些人物图片。同学们可以打开“IT风云人物”文档,边自学边操作,学会插入一张图片你的任务就完成了。
【自学任务:自学“学习帮助资料”;打开“IT风云人物”文档,并在该文档中插入一张图片。】(遇到困难请举手,小老师及时提供帮助。)
三、插入合适的图片
(控制电脑)
师:觉得自己已经能够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同学请举手。(预设有相当部分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同学们非常有自信。谁愿意上来将你的操作方法告诉大家?
生:上台演示
师:他刚才是怎么操作的?大家说,老师做。
师:谁看出来了,我是怎么告诉电脑要在哪个位置插入图片?
生:……(光标)
师:为什么要选择这张图片?
生:……(图片与内容要相对应)
师:图片多大合适?
生:……(根据文本内容多少)
师:这份小报介绍了哪几个人物?
生:……
师:我们也给其他人物配上图片吧。
【初级任务:在“IT风云人物”文档中插入一些合适的图片。】
师:怎样的图片合适呢?
思考三个问题:1、一个内容插入几张图片合适?2、哪些图片配合这段文字合适?3、图片多大合适?
师:带着这三个问题开始练习,遇到困难可以查看“学习帮助资料”。
(学生操作。师巡视个别指导。记录学生的问题)
三、调整图片尺寸和位置
1、调整图片尺寸
师:刚操作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预设一、部分同学有问题
① 图片太大, ② 图片无法移动(环绕方式,)......
师:老师把刚刚才同学们的困难分为两类:①图片尺寸不合适;②图片与文字配合得不够美观。
师:谁能解决第一个问题,上台来当回小老师。
生:上台操作(表扬:你一定认真自学了“学习帮助资料”。小老师讲解真详细。小老师真厉害,困难已经解决。)
师:(补充)通过刚才小老师的演示,同学们已经知道通过图片周围的控制点可以调整图片大小,根据文本的多少将图片调整到舒适的大小。
师: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再请一个小老师。
生:上台操作(表扬:你一定认真自学了“学习帮助资料”。小老师讲解真详细。小老师真厉害,困难已经解决。)
师:要调整位置就必须做一个文字环绕的设置。(教师演示)文字环绕有这么多种方式,他们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演示四周环绕与紧密型不同的环绕效果)根据你特定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环绕效果。
师:设置了文字环绕方式之后,图片的控点也发生一些变化,你发现了吗?(学生回答)
师:多了一个绿色的控点,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可由学生演示,教师讲解)调整图片过程中可以试一试。
师:困难解决了,有没有信心完成提高任务?
预设二、都没有困难
师:看来同学们刚才自学得非常认真,都没有困难。老师遇到了一些困难,谁能帮我解决,上台来当回小老师?(请学生上台操作)
① 图片太大,② 图片无法移动
【提高任务:调整图片的尺寸、环绕方式、位置,使图片和文字的搭配更美观和谐。】
四、展示评价
展示1-2个作品进行点评,主要从图文搭配方面进行点评
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你觉得你的作品有哪些优点?
为什么插入这张图片?
哪里还需要改进?
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
五、总结保存作品
师: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生:.......
师:总结......请牢记一点:我们插入的图片始终要为方便文章内容阅读服务。
师:还没完成或者对自己的作品还不满意的同学可以继续完善,已经完成的同学可以尝试【“挑战任务”:尝试图片工具中其他工具的功能。】
师: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请同学们整理好电脑,有序离开电脑室。下课。
《图文并茂美文章》教学反思
《图文并茂美文章》一课是浙江省2013年新版教材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是采用WIN7+OFFICE2010搭配。是本册教学内容中WORD基本知识学习的第二轮。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在word中对字符的相关设置,对word软件应该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插入艺术字后安排的对图片的操作一课,包括图片的插入方法、图片大小的调整和与文字的环绕方式的设置三部分内容。本课内容是一节较为典型的信息技术课,如何让学生在掌握操作的基本技能时,又能使情感标得以实现?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和自主探究两种方法,通过让学生来完成一篇介绍“IT风云人物”的资料的任务,通过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比两份文档导入教学,任务明确,给学生整体感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究,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在教学插入图片这一环节时,我主要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学课上的内容,可以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先进行尝试操作。在尝试完以后,让会插入的学生来进行演示,演示时学生的方法可能不只一种。这时,教师可以大胆地让更多的学生上来演示,一方面使会的学生体验到自己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使其余的学生能学到一些不同的插入方法,岂不是一兴两得。
在调整图片大小的教学时,因为之前已经学生会调整艺术字大小,图片的大小的调整跟艺术字差不多,所以在这里我提出了“怎样使图片更合适?”的问题。这也是让学生深入探究调整图片大小的重要问题,图片尽量不变形的探究升了教学的深度,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环绕方式的设定,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大部分同学对插入的图片与文字的关系体会到了不好看,不协调。所以学生对学习任务很明确,图片跟文字的环绕方式设定,让学生很有成功感,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就是图片的位置要适当。“图片工具”这一部分对于学生比较难,通过图片工具栏教学,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环绕方式的应用,学生能够很直观、很清晰的掌握,所以总的过程学生学的都很顺利。
在教学中存在问题是:学生对于其它几种环绕方式缺少尝试,交流方式略显单调,任务的布置还可以更加开放和自由一些,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作品展示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化一些,这样就可以照顾到全体学生。在讲授技能知识的时候还可以插入更多的审美,实现情感目标。这是以后在教学中自己要研究并注意起来的。
评郑书琴老师执教的《图文并茂美文章》
温玉叶
然后下发学习帮助资料,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尝试图片的插入,在学生尝试之后,顺势提出三个小问题:1.我们要在哪里插入图片?2.插入什么图片?3.插入几张图片?
接着再让学生动身完善图片的插入,问问学生在插入图片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问题:1.图片太大。我们可以更改图片的大小,学生尝试操作,然后上台演示方法,再对图片进行设置。2.文本与图片的配合。让学生学会图片环绕方式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