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组】教研活动——李定好老师执教《奇思妙想》

(2013-05-15 20:57:49)
标签:

教育

鳌江镇第一小学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平阳县鳌江镇第一小学   

项目名称

     一人一课

项目负责人

秦 

活动时间

5、15 

活动地点

六年(2)班

活动主题

奇思妙想

执教者

李定好

参加对象

综合组、英语组全体成员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秦然老师主持:

一 李定好老师执教《奇思妙想

 1、导入

 2、欣赏

 3、感受大师想象力

 4、方法指导

 5、教师范画

 6、欣赏同龄人优秀作品

 7、构思“奇思妙想”的画面

 8、布置作业要求

 9、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10、作业展评

 11、拓展

2、集体评课

 

活动反思

与建议

   《奇思妙想》这课培养和引导学生要敢于想象、敢于创造,在教学中我我引导学生思考时注重关注生活,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先提出问题,然后讨论商量,最后形成解决方案的思路展开。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也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在时间安排上,前面授课时我讲多了点,使得学生绘画15分钟之后,在展评这一环节上,学生对作品的评价时间太短了。对于一些图片的取舍,我还应再有选择性,做到精简就更好了。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http://s3/mw690/75a19962gde9dd6ecbd42&690

http://s5/mw690/75a19962gdcc1f87d9704&690

http://s1/mw690/75a19962gdcc1f9086090&690

http://s13/mw690/75a19962gdcc1f9f7e77c&690

http://s12/mw690/75a19962gdcc1fae0327b&690
http://s1/mw690/75a19962gdcc2002bc550&690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鳌江第一小学  李定好

教学目标: 

1、了解绘画中奇异组合的表现方法。

2、能根据记忆、想象中的生活物品,以绘画形式进行奇异组合。

3、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记忆的习惯和创造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绘画中奇思妙想的内涵及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将不同事物进行巧妙地重组,构成一幅有创意的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范画。

学具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菠萝,这是一个键盘,老师今天要将这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你觉得能成功吗?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瞧!菠萝和键盘完美得结合在了一起,键盘成了菠萝里边的果肉,键盘上的小方格和菠萝外形的纹理结合在了一起,显得是多么的自然啊!就像真的一样,真是太奇妙了。下面,就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进入奇思妙想的世界。(揭题《奇思妙想》)

二、欣赏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奇思妙想的图片,你觉得哪副作品最奇妙?(蛋娃、蝴蝶帆船、螺号)

2、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无处不在。(图片出示有趣的建筑、有创意的椅子、修剪奇特的园艺花草、车身广告画,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手提袋”的创意之处。)

3、请同学们伸出一根手指头,我们的手指头细细的、长长的,上面还有一个指甲盖,看到这样的手指,你想到了什么?(从手指竖着、横着、斜着、倒立等不同角度都进行思考)

小结:我们用手指头想到了许多许多的事物,这就是“联想”

(板书)。

4、除了一根手指外,整只手也是创意十足。(出示整只手造型的各种动物、体育比赛项目的有趣图片)

5、送给学生一首诗《想象力》(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念)

兔子在海边浮潜,

大象被蚂蚁绊倒,

乌龟学会撑杆跳,

小猪举起了长颈鹿。

这些荒谬的画面,

只会出现在不负责任的画面里,

但是,谁又在乎呢?

听说这个也叫做想象力。

三、感受大师想象力

   1、作品《树》:你觉得这些事物有联系吗?

   2、作品《大象》:你从画中看到了什么?它想表达什么意思?

四、方法指导

   1、出示杯子简笔画,请同学们给它变一变:看到这个杯子,你们都有哪些好的想法和创意?(学生回答后出示小画家的创意画“杯子”,师小结并板书运用方法“添加”)

2、出示小宝宝可爱的小脚丫图片,看到这一个个圆圆的脚趾头,你又想到了什么?

3、出示巨鸟图片,从作品分析中依次小结表现的方法有“夸张”、“概括”、“变形”并板书。

4、出示“多个”形状、大小、角度不一样的西瓜创意儿童画,引导学生思考运用了什么方法?板书“组合”。

五、教师范画

教师运用刚才所讲的 “夸张”、“概括”、“变形”“组合”等方法进行范画。边画边讲解画物体组合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画面疏密、遮挡、前后空间关系、不同角度、造型变化等。

六、欣赏同龄人优秀作品

从创意、表现方式、技法、构图等方面讲解。

七、构思“奇思妙想”的画面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音乐插上想象的翅膀,编织奇思妙想的画面。

2、睁开眼睛同桌或前后桌轻声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创作。

3、学生说说自己准备画什么?用什么方法表现?

八、布置作业要求

1、先画出一个或几个普通的物体出来,比如:

【综合组】教研活动——李定好老师执教《奇思妙想》

2、展开联想,选择夸张、添加、组合、概括等方法画一副奇思妙想的画。

九、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1、教师提供素材,把整开画有瓜果、蔬菜、植物、餐具、帽子等各类具有代表性的简笔画作品贴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也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想象。

2、播放轻音乐,教师巡视指导。

十、作业展评

教师把好、中、差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奇思妙想”作品,用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当场拍摄,直接在屏幕上展示,让学生自己说说想法与创意,再由其他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点评,说说作品的优缺点,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最后由教师总结。

十一、拓展

1、今天,我们是采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奇思妙想”,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手工、电脑设计等形式来表现。(课件播放)

2、送给大家一句话“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奇思妙想》教学反思

 平阳县鳌江镇第一小学      李定好

 

《奇思妙想》这课对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培养和引导学生要敢于想象、敢于创造,而实际学生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不少学生很是缺乏这方面的锻炼,这课内容很好的弥补了大家的不足。虽然仅靠一节课要培养起学生多高的想象能力是不太现实的,但能唤起大家的这种意识,我想就基本达到目的了。

在教学中我分析出很多的奇思妙想来源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经过想象创造把问题解决了,说不定就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所以,我引导学生思考的时候注重关注生活,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先提出问题,然后讨论商量,最后形成解决方案的思路展开。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也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上课伊始我通过一个菠萝和键盘能否结合的游戏,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跟学生轻松愉快的谈话让学生明白: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从而让学生明白根据菠萝外形的纹理与键盘相似的特点进行巧妙结合,从而得出课题,创设了非常轻松愉悦的氛围。

接着,我又给同学们出示蛋娃、蝴蝶帆船、螺号三副奇思妙想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哪副作品最奇妙?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无处不在。(图片出示有趣的建筑、有创意的椅子、修剪奇特的园艺花草、车身广告画,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手提袋”的创意之处。)在这一环节上,学生的表述是非常关键的,其中就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让学生不断感悟、不断提高,使学生学会了在交流中不断获取资源的共享。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又让学生伸出一根手指头,让他们仔细观察自己又细又长的手指头,上面还有一个指甲盖,看到这样的手指,提问学生又想到了什么?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尝试从手指的不同角度让学生进行联想,比如:竖着、横着、斜着、倒立等不同角度都进行思考,刹那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涌现,精彩纷呈,令人拍手称绝,不得不赞叹学生惊人的想象力。与此同时,我又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除了一根手指外,整只手的组合也能创造出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造型,比如:各种动物、体育比赛项目等。随着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路逐渐打开。为了让学生明白创造可以是超乎寻常事物,我送给了学生一首诗,让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有感情朗诵:

《想象力》

兔子在海边浮潜,

大象被蚂蚁绊倒,

乌龟学会撑杆跳,

小猪举起了长颈鹿。

这些荒谬的画面,

只会出现在不负责任的画面里,

但是,谁又在乎呢?

听说这个也叫做想象力。

这么做除了让学生能无拘束的完全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接着,我马上让学生感受大师非凡的想象,于是,我出示了作品1、《树》:你觉得这些事物有联系吗?作品2、《大象》:你从画中看到了什么?它想表达什么意思?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引导学生从多元化角度进行联系,去解读大师的奇思妙想。

这一课的重点是绘画中奇思妙想的内涵及表现方法;难点是如何将不同事物进行巧妙地重组,构成一幅有创意的画。所以,光看生活中的照片和大师的作品,对学生来说还是很抽象,老师还得不断降低难度,转化成适合小学生高年级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的画引导他们进行创作,在这一环节上,就要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思路的整理和关键之处的示范、解说。我是这样指导的:

1、出示杯子简笔画,请同学们给它变一变:看到这个杯子,你们都有哪些好的想法和创意?(学生回答后出示小画家的创意画“杯子”,师小结并板书运用方法“添加”)

2、出示小宝宝可爱的小脚丫图片,看到这一个个圆圆的脚趾头,你又想到了什么?

3、出示巨鸟图片:分析鸟画得很大,人很小,运用“夸张”的方法。(板书:夸张);鸟画得很精致、人物表现简单、抽象,运用“概括”、“变形”的方法。(板书:“概括”、“变形”)

4、出示“多个”形状、大小、角度不一样的西瓜创意儿童画,引导学生思考运用了什么方法?(板书:“组合”。)

对以上方法在指导上讲清、讲到位之后,我又及时根据整理出来的“夸张”、 “概括”、“变形” 、“组合”等方法在黑板上进行范画,边画边讲解画物体组合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画面疏密、遮挡、前后空间关系、不同角度、造型变化等。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就很清晰,就能根据方法具有针对性的把一个物体进行绘画上的创造,都能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去表现奇思妙想,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所在。

为了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绘画更加到位置,我又让大家欣赏同龄人优秀作品,从创意、表现方式、技法、构图等方面进行讲解。之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音乐插上想象的翅膀,编织奇思妙想的画面。通过学生同桌或前后桌轻声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创作,述说自己准备画什么?用什么方法表现?紧接由学生的质疑引出对作品的详细介绍。教师指导学生在交流时能够对同学的发言提出质疑和建议。我在这一环节之后又及时提供素材,把整开画有瓜果、蔬菜、植物、餐具、帽子等各类具有代表性的简笔画作品贴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也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想象。如此一环紧扣一环,学生就知道如何去表现“奇思妙想”了,从而大大降低了绘画的难度。

在展评这一环节上,我把好、中、差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奇思妙想”作品,用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当场拍摄,直接在屏幕上展示,让学生自己说说想法与创意,再由其他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点评,说说作品的优缺点,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最后由教师总结。最后,我又对课文进行拓展:1、今天,我们是采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奇思妙想”,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手工、电脑设计等形式来表现。2、送给大家一句话:“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来结束本堂课。

当然,这节课我也存在着不足:比如,时间安排上,前面授课时我讲多了点,使得学生绘画15分钟之后,在展评这一环节上,学生对作品的评价时间太短了。在送给学生《想象力》诗的时候,学生念完,我还应对诗的用意稍作讲解。对于一些图片的取舍,我还应再有选择性,做到精简就更好了。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奇思妙想》评课稿

 

今天,听了李定好老师上的《奇思妙想》,感触很深,首先,李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带来的艺术联想,学习联想的方法技巧。

在课堂上,李老师以他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合作、重过程、重创新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气息的美术课,让人耳目一新。

上课一开始,李老师就通过菠萝和键盘外形纹理相似的特点进行巧妙结合,从而得出课题,创设了非常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李老师又给同学们出示蛋娃、蝴蝶帆船、螺号三副奇思妙想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哪副作品最奇妙?在这一环节上,学生的表述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学生不断感悟、不断提高,使学生学会了在交流中不断获取资源的共享。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李老师又让学生伸出自己熟悉的手指头,让他们仔细观察展开联想,并且还引导学生从竖着、横着、斜着、倒立等不同角度都进行思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涌现,精彩纷呈,令人拍手称绝,不得不赞叹学生惊人的想象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造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李老师还进行了学科的综合,送给学生一首诗——《想象力》,从内容上使学生明白创造可以是超乎寻常的事物,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勇于探索。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李老师又让学生感受大师非凡的想象力,从美术的角度引导他们如何表达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去解读大师的奇思妙想。紧接着

李老师又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思路的整理和关键之处的示范、解说。引导学生从作品分析中归纳方法:“添加”、 “夸张”、 “概括”、“变形”、 “组合”。对以上方法在指导上讲清、讲到位之后,李老师又及时根据整理出来的方法在黑板上进行范画,边画边讲解画物体组合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画面疏密、遮挡、前后空间关系、不同角度、造型变化等。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就很清晰,就能根据方法具有针对性的把一个物体进行绘画上的创造,都能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去表现奇思妙想,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所在。最后,李老师又让大家欣赏同龄人优秀作品,从创意、表现方式、技法、构图等方面进行讲解。之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音乐插上想象的翅膀,编织奇思妙想的画面。通过学生同桌或前后桌轻声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创作,述说自己准备画什么?用什么方法表现?紧接由学生的质疑引出对作品的详细介绍。这一环节之后李老师又及时提供素材,把整开画有瓜果、蔬菜、植物、餐具、帽子等各类具有代表性的简笔画作品贴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也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想象。如此一环紧扣一环,学生就知道如何去表现“奇思妙想”了,从而大大降低了绘画的难度。

如果这节课前面授课时间短一些,展评环节上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再充分些,图片再精简点就更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