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考试就录取 后门岂能如此开?

(2012-01-15 09:16:33)
标签:

考试

录取

新华网

杂谈

分类: 谈天说地

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11-12/15/122426471_51n.jpg

近日,有爆料称,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考中,16名未参加考试的考生却被最终录取,被称为“隐形考生”、“空降考生”。11日,乌兰察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认爆料大部分内容属实,但认为是“简化手续和工作不细致导致的误会”,还公布了16人录取依据。(1月13日《新京报》)

从量身定做的萝卜招聘,到“未上位,先占位”的萝卜苗招聘,再到人情招聘、交叉招聘、舞弊招聘等乱象,不少事业单位招聘越来越丧失底线,越来越肆无忌惮地戕害公平正义。但是,以上乱象与“不考试就录取”相比,堪称小巫见大巫,因为如此招聘简直不能称之为招聘,这其实就是直接安排。

报道中提及的这起招聘,其违规之处显而易见。2006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第二条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除了公开招聘,还规定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这一点乌兰察布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郭海云也承认,无论是调剂、“特事特办”还是“紧缺专业招聘”都缺少制度依据。既然缺少制度依据,就应该及时纠错,比如取消这些考生的资格,并惩处相关责任人。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郭海云认为,虽然公布结果的方式不太恰当,但是录取过程没有问题。都缺少制度依据了,还说没问题?换言之,这种招聘方式已经违规,即便程序再正义也是沙上筑塔,毫无意义。

招聘方面认为,之所以录取过程没问题,是因为在其看来,近两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一些紧缺专业岗位连续招考没有招聘到工作人员。根据报名情况,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紧缺专业岗位和报名未达到开考比例的岗位,经招聘领导小组研究,可以从符合招聘条件人员中直接聘用。如此言辞,经不起推敲。其一,试问,何谓紧缺专业岗位,谁来定义?记者仔细核对后发现,医院、中学和商务局也在这批“紧缺专业”的范围内。如此“紧缺”范围,实在难以服众。其二,即便真的紧缺,也不意味着就可以不考试就录取。其三,退一万步说,即便紧缺到十万火急的地步,也不能拣到筐里都是菜,萝卜快了不洗泥。难道连基本的选拔都可以略过吗?由此看来,所谓的紧缺更像是一种借口,是为了让一些资格不够的关系户拿到进入事业单位的通行证。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介入调查,查一查这些未考试就被录取的考生都有何背景?如此招聘是否潜含着腐败问题?

值得提及的是,国务院法制办去年11月24日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应当公开招聘,公开招聘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公开招聘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择优聘用。还规定,违反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公开招聘的将被依法惩处。很显然,要堵住违法招聘的后门,除了强化监督之外,还应该提高相关责任人的违法成本,轻者摘掉乌纱帽,重则付诸刑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