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9.11信息技术专题讲座

(2018-01-15 13:27:28)
分类: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
http://s8/mw690/0029w4Ewzy7hopOpga367&690

http://s2/mw690/0029w4Ewzy7hopOGkzD21&690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2017.9.11

周月多

一、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性文件

2000年试行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是目前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依据,另外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也可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参考。

根据课程指导纲要,信息技术教材形成了一纲多本的状态。同时要提高信息技术专业素养也要进一步阅读专业书籍,并查找专业网站资源,加强学习。

二、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2)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学情)

3)教学目标(三维)

4)教学重点和难点

5)教学流程图

6)教学过程(资源、模式选择)

7)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8)评价标准

9)板书设计

(二)教学设计中的困惑

困惑一:不知教学设计每一项具体写些什么

困惑二:如何进行学前分析

困惑三:不知教学重点、难点该如何确定

困惑四:不知如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三)如何开展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学科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依据;

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

指导思想将影响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等;

这一部分也是依托、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环节。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要分析本阶段内容在整体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本节课在本节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生情况:学生的基础状况,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所选择的主要教学方法及原因,(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

技术准备:包括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

3)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的主语是学生

目标要体现出学生要掌握的技术内容

目标要体现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内容

目标要体现出对应课标中课程目标中的内容

目标要体现出能力层次(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本节课的主要支撑部分(不宜很多)

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篇幅和时间用于突出重点

难点 ——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部分(不一定是重点)

难点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篇幅和时间,设计一些环节用于突破难点,一节课不宜重难点过多,或没有重点。

5)教学流程示意

目的:使教学过程一目了然,体现出授课教师思路的清晰程度

教学流程的参考环节:

创设情境 ——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温故知新 ——引发知识的承前启后,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加强知识的应用

新课讲解 ——知识传授,多种学习方式的呈现

实践操作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关注全体学生

分享交流 ——通过作品等方式的交流,引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阔视野、获得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效果评价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要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状况

归纳总结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本节课知识和以前知识的联系,形成信息技术的整体概念,总结学习方法

拓展提高 ——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应用,引导知识应用于学生身边

6)教学过程

教学整体过程环节不一定面面俱到,要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学生情况、教学环境情况而定。

教学过程展现出每个教学环节 ——活动过程要与流程一致

教师活动要体现出教师的作用,讲授、引导、学习过程监控等

学生活动要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关键点,思考、观察、操作、讨论等

设计意图要对这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进行解释分析,对应教学目标、重难点处理、课程目标的实现等。

技术应用要体现出这一环节所使用的技术手段、资源等

时间安排要体现出教师对整体课堂的流程安排

7)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一节课的评价方式不宜过多;

评价内容不要过于繁复,要易于操作;

评价结果的用途是什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过程情况、学生之间学习情况的认可程度、学生对自己的了解程度等。

8)评价标准

要设计评价量规,量规内容不宜过多,形式可以是填写分数、给出等级、简单评语等。

9)关于板书

板书的用途 ——提醒学生、突出重点

提醒的内容 ——技术的主要环节、学习任务的要求等

提醒和重点要起到标尺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

(四)如何提升教学设计

1.认真学习学科课程标准

2. 积累教与学、心理学相关理论

3.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文字背后的教学价值和教育价值

4. 多听课,多分析,多反思,多实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