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古玩圈玩久了,你就会为那些真正的收藏家那颗博大的心胸而震撼。
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位专门收藏古称的老收藏家,刚迈进他家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房里,摆满了大大小小不同时期不同规格的古称。他热情的接待了我,和他交流就是在听一堂艺术课,他的知识渊博,令我感叹,但更让我敬佩的是他对收藏品无私的爱和奉献,他说,他不久想开个古称博物馆,要是开不了,等他百年后,这几千把不同时期的古称,全部捐献给国家。
这时,我仔细打量了眼前这位有七十多岁的老人,他穿着实在的朴素,还是那八九十年代流行的中山装,己很陈旧了,袖口己洗的发白,边也起了线头。而他收藏一件秦权,就有人给过他二十多万元的高价,他也舍不得卖。
老人一生爱称如命,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积累几十万元钱全部买了古称。他从没有想过靠这些古称而使自己变的富有。
民国时期的大收藏張伯驹,那是玩古玩的人都应该知道的名字。他爱收藏胜过爱自己的生命,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他将自己最心爱也是最贵重的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字画,其中一件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就可称为无价之宝。捐献给了国家。当国家奖励他两千元时,他分文没要。
而眼前这位老人的收藏品和大收藏家张伯驹的藏品不能相比,但两人内心世界所折射出来的光辉是绚丽多彩的。当时我就在想,有这么远大的胸怀的人,有什么再好的国宝,不会归他们所有呢?他们这种无私收藏乐以奉献的精神,更应该是玩古玩的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