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玩古玩的把来自第一线的货,称為乡下收来的货。记得初玩古玩,那时正是九十年代初,基本上每个星期都要跑乡下去收古玩。江西省境内大大小小的县市。基本都跑了个遍。当然收获也不少,什么明清时精品瓷器,各代的铜器,杂七杂八各种杂件。每次下乡都能收到十几件。不过当时玩古玩的人也不多。懂的人也少。从乡下收来的古玩,虽说卖的快。但也挣不到什么钱。记得那时我收到一面十五公分大的唐代海狮葡萄镜,拿到南昌滕王阁古玩市场,才卖三千多块钱。要是留到现在卖少说也卖到二十万以上。不过我们那时想,反正乡下的古玩取之不尽。卖完了又可以去乡下再掏。
可是好景不长,十年过后,乡下的古玩就愈来愈少。有时跑一.二个县,也收不一件好点古玩。碰到一件看上的古玩,乡下人也是漫天要价。出去十几天。常常空手而归。劳命伤财。回到家躺在床上腰酸背痛。发誓打死也不去乡下掏宝了。
好在这几年又逢旧城改造。市里大面积拆除棚户区。好多玩古玩的又有了收购古玩的好地方。他们三个一伙.四个一群,早出晚归蹲在拆旧房的地方守候。虽说明清时期的古玩很少,但五.六.七十年代的东西还是很多。他们常常是大包小包都装满。有时运气好一天挣个五.六千元也是常有的事。我有时跟这些在市区里收古玩的人开玩笑。你们怎不去乡下收购古玩。他们也都有我同样想法。跑乡下收古玩就是白跑。还不如守在拆棚户区的地方更能收到古玩。
其实一些真正搞收藏的大家,早就转变玩古玩的思路。他们不但不去乡下掏宝,而且连市区古玩地摊也不去逛。他们一般是去小拍卖公司掏宝,然后又把掏到的古玩拿到大拍卖公司去拍。这些大藏家一年的纯利润都在上百万。